在塑造神像时,装脏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仪式,不同材质的神像,有不同的装脏方式。
木质神像的装脏通常在雕刻阶段进行,一般在神像雕刻完成,还没挂袍(上彩)之时进行。在佛像背部精心开设一小孔直达心脏部位,由住持高僧亲自操作。他们会将经卷、珠宝、五谷、金属模拟的内脏以及其他圣物置于佛像内部,随后封闭空洞。
中国各地风俗不同,不同门派有着不同的装脏方式,有装五谷的、珠宝的、经文宝诰的、十二药精的。
一、装脏流程:
装脏主要装的是所塑造神像的经文、宝诰、符咒、十二药精,塑造神像的经文、宝诰、符咒。
十二药精包括巴戟、芍药、乌药、官桂、人参、狼毒、鬼箭、杜仲、桔梗、茯苓及远志。尽管名为“十二药精”,但实际上只列出了十一种,原因是杜仲自身带有丝质特性,因此蚕丝并未单独计入。
准备好十二药精后,首先念诵请师总咒,接着逐一念出十二药精咒,同时放置对应的药材。咒语念完后,药材也随之放置完毕。随后,将经文、宝诰和符咒放入,并最终封闭神像。最后,进行挂袍上彩的装饰工序。
二、需要注意:
1、铜像和陶瓷神像通常在底部设有小孔用于装脏,这一步骤常在开光仪式中进行。
2、对于无法放置十二药精的画像类神像,可在装上镜框的同时放置宝诰、经文和符咒。
3、若需外带供奉,画像更为方便。
4、不建议使用陶瓷或树脂神像,因为陶瓷易碎,树脂则非传统材质,不易聚集灵气。
5、在家中供奉,倾向选择铜像和木制神像。黄铜是传统的选择,因其聚气效果好,但铜像无法挂袍或上彩。其优点是耐久不变形。
6、木制神像如香樟木则能根据个人喜好雕刻,并可上金上彩,但需注意选用干燥木材以避免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