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太惨了,也门全国有一半人没有足够的食物供应,社会长期的动荡,让人们无法展望未来,可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也门全民80%的人还在吸毒。一种叫做恰特草的植物,正在腐蚀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神奇的恰特草
恰特草原产地并不是也门,而是隔海相望的埃塞俄比亚,早在13世纪,当地就已经开始咀嚼恰特草的嫩芽,后来这个习惯逐渐影响到了周边国家,也门正是最“上瘾”那一位。恰特草不仅在外观上神似茶叶,连生长环境也与茶叶相似,在国外也被称为“阿拉伯茶”,新鲜的恰特草直接放在嘴里嚼一嚼,就可以让人产生欲仙欲死的感觉。体力劳动者可以用来减轻疲劳,脑力劳动者通过恰特草来提神醒脑,据说很久之前,也门闹饥荒时,人们发现咀嚼这种草,具有止饿的神奇效果,于是慢慢就在也门流行起来。
也门的胡塞武装那可是穿着拖鞋吊打沙特雇佣兵的角色,嚼着恰特草,这上头的几率就大,一般打仗,到了饭点就得休战埋锅做饭,据说也门这边休战,那是因为到了嚼草的时间。
恰特草虽然像茶叶,但却属于卫矛科,含有的活性成分—卡西酮,可以促使人体分泌多巴胺,效果和5毫克的安非他命差不多,尤其是5片叶的卡塔是更好的品种。但是卡西酮这种生物碱结构不稳定,不能持久保持,在采摘下的72小时不做处理,就会分解成(苯丙醇胺)和(去甲伪麻黄碱),失去了兴奋性,所以在也门的街头,你会看到嚼着恰特草的司机开着小货车一路狂奔,就是为了快点送货,送的也正是新鲜的恰特草。也许正是这种兴奋剂不稳定,即使恰特草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并食用,但一直都在小范围内流行。
整个也门下至十几岁的孩子,上到六十岁的老人几乎人人沉迷于“好嗨哦”的状态,而在恰特草上的花费可以占一般家庭20%的支出。
可怕的恰特草
在也门的街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一侧的腮帮子鼓起来,好像土拨鼠一样,整个脸部已经变形,这是他们在咀嚼恰特草的样子,他们先将恰特草嚼碎,然后堆在一侧,在唾液酶的作用下,90%的生物碱类成分就会释放出来,60%被口腔粘膜吸收,其他的会通过胃、肠粘膜吸收。含在嘴里的恰特草通过反复咀嚼,不断“榨出”汁液,如果干了,就喝一口苏打水润一润,在这些活性成分的刺激下,短时间可以让咀嚼者感到精神充沛,自信心暴增,这种状态持续时间其实很短,兴奋的感觉大概只有两三个小时。但是当药力退却之后,沮丧、逻辑混乱、颓废感接踵而来。
不仅如此,恰特草兼顾社交用处,形成独特的社会文化,朋友聚会不是吃饭喝酒,而是一起来嚼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甚至在家中专门开辟出一间屋子作为恰特草屋,铺上地毯,用来专门招待客人,真是“感情深,来把草”。数据显示,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超过万人每天都有咀嚼恰特草的习惯。
全民吃草的情况,自然让恰特草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很多农民已经放弃粮食的种植,改种恰特草。有专家预测,也门的首都萨那,因为种植恰特草,极有可能在年成为一个无水之都,本来就缺水的也门,有60%的淡水资源都用来灌溉恰特草的田地,这对也门的粮食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恰特草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有可能是压倒也门的“最后一根稻草”。也门摩卡咖啡享誉全球,是最古老、品质最好的咖啡,如今也要给恰特草腾地方。
罪恶的恰特草
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植粮食,改种恰特草,恰特草最大的危害,还是对土壤的影响,一旦种植过恰特草的田地,短时间之内无法种植其他作物,因为这种植物会吸收大量的氮元素合成生物碱,土地固氮的能力是有限的,失去了氮元素的土壤也就失去了肥力,种植农作物也就很难存活,继续几年的休养生息才可恢复,所以也门作为沙漠中的国度,为数不多的农田,变成了只能种植恰特草的“荒地”。
也许恰特草跟其他毒品相比,毒性比较弱,但依然会引起厌食、心血管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生理方面的问题,但是正是因为低毒性的危害,才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这个本就十分苦难的国家,长期食用恰特草会对使用者的精神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加剧狂躁感和暴力行为,增加抑郁症和幻觉情况,在全民咀嚼的大环境下,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社会治安。而有一种让人变“僵尸”的新型毒品“丧尸药”,其成分就是甲卡西酮,原材料正是恰特草。
于是,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恰特草归属于软性毒品,很多国家将其列为精神类药物,禁止在本国流通。但是也门现在并没有采取行动,毕竟咀嚼恰特草已经深入这个国家民众的骨髓里,是畸形经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