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入余:改善能源结构 促进节能减排
天然气入余工程是今年我市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市重要的城市建设工程和民生工程。天然气入余,将极大地改变新余的能源结构,优化我市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我市节能减排和改善我市空气质量。该项目总投资3.02亿元,一期工程计划投资8000万元。从市燃气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占任务总数的59%。 我市挤入全省首批引进天然气城市行列 近两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天然气入赣工作,经向国家积极争取,启动了天然气入赣工程。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我省争取到中石化“川气东送”和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两路气源进入江西,从此江西将告别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 作为全省工业化率最高、城市燃气事业发展最快的城市,我市积极抓好天然气入余的争取工作。经协商,我市在“把新余列入全省首批使用天然气城市”的前提下,进行了市燃气公司与省投资公司的资产重组,加快了天然气进入新余的步伐。新余不仅被列为全省仅次于九江、南昌之后首批引进天然气的城市,而且还被确立为全省天然气输送的枢纽城市,负责中转供应吉安、宜春、赣州和萍乡等设区市的天然气。 经过前期准备,2009年9月,我市正式启动了天然气入余工程,并迅速开展了项目可研、规划等工作。此后又接着开展了设计、勘探、批复各项工作。为加强我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的领导,市*府于去年成立了新余市天然气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项目推进工作。机构成立后,市建设局、市发改委、市财*局、市安监局、市消防支队及各县区*府、管委会等成员单位积极行动,安排部署工作,并多次深入建设一线,调研工程建设进度。今年我市开展重点项目帮扶工作后,我市还派出了市文明办挂点帮扶天然气入余工程,并确定了市领导联系开展帮扶工作。今年以来,市燃气公司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基本完成了征地、地勘、设计、管线施工等工作,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工程进展顺利推进 根据省天然气管施工规划,省天然气管将在每个设区市设立一个分输站,再进入门站,门站以外工程由省天然气公司施工,门站及延伸向各地的管线、分输站由各地施工。天然气进入我市的门站设在我市下村镇境内。 在省天然气公司进行省级天然气管施工的同时,为了争取时间,让新余企业及市民尽早用上天然气,市燃气公司不等不靠,同时开展了下村至我市高新区、城区管铺设及各分输调压站的建设工作。 天然气入余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临时征地拆迁等工作,且线路走向、铺设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必须几个施工队伍配合同时工作。为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征地拆迁等问题,市文明办挂点帮扶干部及联系此项目的市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议,争取到高新区、渝水区、下村镇、电力、民*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工程的施工扫除了障碍。市燃气公司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百日大会战”活动,抓紧时间铺设管,建设分输调压站等。目前,下村门站至城区的6.8公里主管线已完成工程量的30%,高、中、低压调压站正建设之中,下村门站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预计7月底可进行站场设备安装。我市境内的管线、门站、各级调压站基本可以赶在省管到达新余之前完成施工工作,等待省级管道的对接输气。 目前,公司已逐步将目光转向了城区居民置换天然气的工程上,正在着手准备天然气置换的方案制定等工作。据悉,我市的天然气将首先供应下村工业基地、高新开发区的企业,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前城北部分居民可用上天然气。将给新余的生产生活带来新变化 我市自1983年组建市煤气公司以来,管道煤气替代煤炭成为了城区居民主要的生活能源。但是,由于受新钢焦炉供气影响,气源不足成了制约我市煤气事业的瓶颈。多年来,我市的煤气主要供应居民家庭用气,工业和商业用气无法发展。随着城区的扩大,城区居民用户增多,当前8万多户的居民用气给煤气供应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天然气入余后,我市可以大力发展工业用气、商业用气,对于我市的经济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我市高新开发区及下村工业基地的企业和城市的餐饮业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根据设计规模,我市的天然气年供气量可达5亿多立方米,如果满负荷用气,相比使用煤气而言,我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9万吨,减少烟尘量1.3万吨,明显改善我市的空气质量。 “天然气进入新余后,我市将优先考虑工业用气,此外还将在交通运输方面广泛运用。届时的出租车、公交车将告别以电力、煤炭、燃油为主的能源结构,使用上安全环保的天然气。”市燃气公司总经理傅新生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天然气入余工程的顺利推进,不仅为新余插上了发展的翅膀,还系上了节能环保的安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