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影响戊二醛灭菌效果的因素 [复制链接]

1#
北京重点白癜风医院

影响戊二醛灭菌效果的因素


影响戊二醛灭菌效果的因素


影响戊二醛灭菌效果的因素


浙江预防医学 2000年第1期第12卷 卫生监督监测


作者:丁利


单位:丁利(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


戊二醛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低毒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包括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分枝杆菌、病毒(包括甲肝、乙肝、艾滋病毒),被誉为是继甲醛和环氧乙烷之后,化学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现在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冷灭菌和内窥镜的消毒。为了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性应注意有效的浓度和浸泡时间,一般临床上应用2%戊二醛溶液在室温25℃下浸泡30分~60分钟即达到消毒,4~10小时达到灭菌。关于使用期限,2%戊二醛消毒液使用说明书上介绍,2%戊二醛加入缓冲剂后,可以连续使用4个星期。临床上也是4个星期更换一次消毒液。在1次细菌培养中发现,仅使用2天的2%戊二醛浸泡精密手术器械30分后细菌菌落数超标并发现有鲍曼不动杆菌,于是做了一系列实验,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将2%戊二醛的原液置于有盖金属镊子筒中,使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浸泡手术室的持物钳,常规使用。于第2、4、6、8天分别做细菌培养。


2.将2%戊二醛原液置于有盖泡盘中,使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浸泡急诊所需的精密器械和内窥镜,依前法于2、4、6、8天分别做细菌培养。


3.将2%戊二醛原液置于有盖泡盘中,使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浸泡中弯血管钳5把,浸泡30次,于第10次、15次、20次、25次、30次分别做细菌培养。


4.将2%戊二醛原液置于有盖泡盘中(A、B两盆,使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A盘浸泡基本干燥(擦干)的内窥镜20次,B盘浸泡彻底干燥(擦干后烘干)的内窥镜20次,分别做细菌培养。


结果与讨论


1.无菌持物钳泡筒不浸泡其他物品,且每天都更换一次经过高压灭菌干燥的持物钳,2%戊二醛浸泡液可以连续使用1周以上。而泡盘则经常浸泡不同的物品,浸泡次数较多,且每次紧急需要浸泡手术器械时,特别是内窥镜时,由于内窥镜内部来不及擦拭干燥,所以泡盘在使用1周后的2%戊二醛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不能达标,细菌培养有鲍曼不动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不能继续使用了,见表1、表2。


表1 无菌持物钳泡筒使用过程中的观察


使用天数


细菌培养结果


戊二醛浓度指示卡


2


无菌生长


接受


4


无菌生长


接受


6


无菌生长


接受


8


无菌生长


接受


表2 无菌泡盘使用过程中的观察


使用天数


细菌培养结果


戊二醛浓度指示卡


2


无菌生长


接受


4


无菌生长


接受


6


无菌生长


接受


8


鲍曼不动杆菌


拒绝


金*色葡萄球菌


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只要3~8分钟即能检测出无效的戊二醛溶液浓度,它能及时发现稀释无效的戊二醛溶液,免除医护人员、病人感染之灾,如果指示色块完全由白色全部变成*色表明浓度有效。


2.影响戊二醛灭菌效果的因素是消毒液使用的次数和物品的干燥程度,见表3、表4。所以笔者认为,笼统地把2%戊二醛使用期限定为4周是不科学的。应根据使用次数及物品干燥程度而定,如果戊二醛浓度达不到有效浓度就会造成院内感染。一般来说,低于2%的戊二醛只能用作消毒、防腐和保藏[1]。


表3 无菌泡盘(5把中弯血管钳)使用过程中的观察


使用次数


细菌培养结果


戊二醛浓度指示卡


10


无菌生长


接受


15


无菌生长


接受


20


无菌生长


接受


25


气球菌


拒绝


枯草杆菌


30


鲍曼不动杆菌


拒绝


金*色葡萄球菌


表4 无菌泡盘(A盘、B盘)使用过程中的观察


使用次数


干燥程度


细菌培养结果


戊二醛浓度指示卡


A盘


20


基本干燥


鲍曼不动杆菌


拒绝


气球菌


B盘


20


彻底干燥


无菌生长


接受


3.消毒灭菌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应当提倡取消物品的浸泡灭菌,在精密器械、内窥镜等特殊器械急诊需要2%戊二醛浸泡时,应在浸泡前后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戊二醛是否达标,并定期做好细菌培养。■


参考文献:


[1]薛广波.灭菌.消毒.防腐.保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9


收稿日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