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http://m.39.net/pf/a_5270056.html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为古树;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天水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位置;不冷不热,不干不湿的气候;丰富多样的地形,使得境内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发育,造就了天水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造就了天水众多的古树名木。
历史上,天水古树名木比较多。由于种种原因,破坏比较严重。如柏林观春秋古柏,街亭的“九股松”、卦台山的古柏等均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遭砍伐。
天水两区现存古树大约在株左右,数量仅次于江苏扬州,居全国第二。千年以上的古树就有60多株,为全国之最。三百多年以上的古树株,分布之密,在全国城市中都较为罕见。
其中柏树株,国槐68株,其余为龙槐、桑树、皂角、垂柳、*杨、毛泡桐、毛白杨等。稀有名贵树种主要有银杏、青桐、白皮松、三尖杉、水青、杜仲、连香树、玉兰、白檀、铁杉、文冠果、金钱树、紫荆、麦吊杉等。
天水两区,存活百年以上古树分布,除小陇山林区多棵外,渭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区有株。分布于南郭寺、玉泉观、伏羲庙等旅游景点及各地寺院庙宇。还有相当一部分散布在街道旁、单位庭院、居民院落的房前屋后。
古树街,天水城中华路以古槐最多,长米,共有年古槐6棵。每到夏初,槐花飘香,沁人心脾
南郭寺有唐槐(1多年),卫矛(多年),龙爪槐(余年)等。尤其年的古柏“南山古柏”,更是“古”、“绝”、“奇”他是天水八景之一。
“春秋古柏”:西牌坊门前有两株长达2年至年,南北欹侧的千年古柏: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紫,直插云霄,但顶端仍是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于槐树枝杈上。更神奇的是,她的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胸围公分的黑蛋树(朴树)
唐槐,南郭寺山门前的平台,树高30多米,树围近7米,胸径1.8米,是距今已有1多年生长史,像两位守门将*,人们称为“将*树”。
龙爪槐,南郭寺大雄宝殿庭院东北角,高10米,胸围1.8米,胸径68厘米。有多年的树龄,它是这一树种,生长年代为全国之最。
卫矛俗称鬼箭羽,位于南郭寺大雄宝殿庭院西北角,高18米,胸径78厘米,胸围达2米。
伏羲庙
院庙内原有古柏64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卦方位栽植的。现存37株,存活31株。先天殿月台左侧一株古柏胸围4.5米,主干倾斜向北,树冠残存一枝。右侧一株胸围5.19米,主干劈裂,苍劲挺拔,这两株古柏均已生长千年以上。门内左右原有古槐两株,现存活一株,胸围7米余,直径2米,上部断毁,中干已空。
玉泉观,现存50余株,其中年以上的有10余株,年以上的23株,百年以上的有10余株。以侧柏、国槐、皂角树三类为主。是天水市市范围内古树密度最大、平均树龄最高的景区景点。
辫柏也称“侧柏”,生长在玉泉观神仙洞南侧崖边,形态独特,主干挺拔,悬根露爪,树高13米,树围2.60米,树龄年至年,根茎交织,形若女人发辫,故名“辫柏”。辫柏”更被称誉为“中华一绝。
还有,三清殿旧址月台右侧一株古柏胸围4.35米,干径1.35米。
原老母宫前一株古柏胸围在4米以上。
夫妻槐,又称“青龙白虎槐”,生长在玉泉观北斗台西北端,两株相距6米,分南、北,主干相对倾伸。北株上端分两枝向南倾,将南株上端北倾主于揽入“怀中”,形成顶枝交叉,似拥抱之状,俗称“夫妻槐”,树龄约多年。
甘泉寺
两株唐代玉兰树
两树相距5米,高20多米,树冠6米左右。因花朵均为双瓣称双玉兰,其南边的一棵开白花,北边的一棵开紫花。
“柏槐孕椿”
春晓泉东有古柏两株,其中一棵柏树又间寄生一槐树,而槐树之上又寄生一椿树,被人们称为“柏槐孕椿”
渗经寺有古柏七株,其中一株围大五米,苍劲挺拔,郁郁葱葱,为唐代柏
卦台山的13株明清古柏树
石门山的5株古树
聚仙桥畔一株高约30米,胸围2.5米的松树,与天皇峰等高,故名“等山松”。
三仙庵旁的一株辽东栎高约14米,胸围1.7米,为石门山最大的一株。
五阳观原有松树两株,现存一株,高约20米,胸围2.4米。
戏楼院的“镇山槐”:胸围4米,直径1.27米,高28米,
仙人崖宝盖峰生长着一株珍贵的铁杉树,高约23米,胸围2.3米,长势旺盛,形似宝塔,称为“宝塔树”。
元龙窦家沟的三杈白皮古松。
街亭村子美村的八股槐,一体三本八枝。位于麦积区东柯杜甫草堂,寿长余载,上栖鹭鸶,槐阴雪翅,古今一绝。
还有,街子宏罗村的1株唐代龙柏1株,三阳川*家庄、夏家庄、刚刹寺、演营寺各1株唐代槐树,柳林寺3株明代柳树……伯阳古树名木
柏林观
原来柏林台地柏林密布。老子西行,完成道德经,并传授尹喜于此地,今有“老子庵”遗址。后来修建纪念二位圣贤的道观,因掩映于古柏丛林中,名曰柏林观。
谚语云:“柏林观,八柏三石九座殿”,说的是观内原来有八株按八卦排列春秋古柏。其中4棵为五枝杈,3棵四枝杈,还有一棵一枝怀中生出椿树。民国年间,官方文献记载与南郭寺的“春秋古柏”同名同期。还有人用绳子量后,与其比较,还多出一尺左右。
“破四旧”时,八棵古柏砍伐了。现在,台地两侧有多棵年龄较大的柏树,0年,柏林观四周新植余棵柏树。
半坡古柏文昌阁古柏,胸围1.62米,五主枝,高16米。山神庙古柏1.67米,三主枝,高16米。
有人考证为宋代
虎头山据老人指认,xxx家,xxx家的土木结构房屋,是砍虎头山上的榛(zhen)子木、柏木、松木做的檩、椽。可见,民国年间虎头山还是小块森林,在孔繁景铸沙元时砍伐光了。虎头山坡至今残留特别大的腐朽树坑,几百年的大树都有过。
普渡寺院内,泰山庙与钟楼中间有株大柏树,粗为三人合拢不过的五六百年古柏,主干高三尺之外分两枝丫,向西南一倾斜枝,苍老蜿蜒,如虬似龙;直立枝笼罩大殿和整个寺院,遮荫蔽日,浓阴森森。戏楼院,戏楼两边明柱两丈开外,各有古柏一棵,枝繁叶茂。寺内的“破四旧”时被伐,戏楼院的一棵水淹干枯,一棵被干部砍伐。
五山庙七棵古柏
“柏娃”据说是因柏树而取名的。
兴福寺八棵山门两边的古柏,右边的高大直立,而左边的倾斜细小。据老人传说,明朝的冯家官府的少夫人看戏时气愤之极,把山门右边的小柏树用力按了一下,这颗柏树越长越倾斜。即便后来又重新栽植了几次,还是长不端直。
“王家泉”的古柏
六房崖“山神庙”十棵古柏
东西成行分布,胸围2米左右。
“大坟园”坟门的四棵古柏
四棵大柏树,直径2米以上,三个人合抱不拢。为了预防砍伐,内有铁钉。“破四旧”时,首先被作为典型砍伐。
三官殿五棵古树
过厅的两边,左右有两棵传说植北魏,三人合不拢的千年古柏;大殿两丈开外南侧有一棵三人抱不住的古柏,树干十分笔直;北偏门,门内有一棵粗五尺,高十丈空心的梧桐;门外有古槐一株。
年砍伐古树扩建学校。木匠们搭成架子,铁匠铺定做特长锯片,不用锯架,只通过两端拉环,来回拉,一片一片的锯成板,一截一截的截短,历时二十天,才砍伐了古树。
南坪山“陡洼坡”柏林
年龄较大的柏林树目前没有统计数据。年滑坡毁坏一些小柏树。
伯阳堡子两棵古柏,一棵皂角树
古柏树高15米,树冠18米。六十年代,皂角树被伯阳小学伐去做了桌凳
保安寺古柏和沙柳“
“破四旧”时砍伐,其中沙柳做木船了,但行不几年,翻船被渭河冲走了。
七真观古柏
“破四旧”时砍伐砍,修建卫生院和人民公社舞台了。
北极观古柏
“破四旧”时砍伐。
夏都堂坟墓
年(民国33年)4月修宝天铁路时,砍伐掉了渭河对面,夏都堂坟墓上明代的古柏,不是做枕木、顶柱,就是取暖。现存不多。
西坪唐代柿树
“千年的松柏万年的槐,要问年龄寻着树大哥来”
花南村方神庙古柏,庙前古柏,胸围1.9米,
曹石四棵,
古槐,高17米,胸围2.8米
位于曹石小学内。
铁枣树,胸围2.8米位于曹家坟园
如此之大,天水少有。
穆湾村酸梨树
穆湾古酸梨子树,围径2.35米。传说旁边有火神庙。
石门村的古榆树
胸围6米。相传老子在柏林观讲经说法时,云游刑马山(石门山),在此树拴过牛。
仙人观古柏
又叫留老庵,传说老子在此停留过。
范河村古槐树(宋)
胸围4米。
圣湫山
圣湫山丛林密布,古木参天。古柏、古松、古槐,比较集中
高18米,胸围2.1米古槐
椋子树据传因有大椋子树而得村名,今不存。
圆觉寺两株明代紫荆
一枝围长1.10米,一枝围长1.15米,树高5米,冠径5米。此株紫荆古树,天水范围极其罕见。
巩坪村
原来有一棵十分奇特的“红果树”,今不存。
“杨家那边”的古柏树
谢谢阅读,以防失联,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