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一味中草药解读大蒜 [复制链接]

1#
名称:(大蒜)01药用部位

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02别名

蒜头、胡蒜、独头蒜。

03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鳞茎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佛焰苞有长喙,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膜质,浅绿色;花小,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04产地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05采收加工

5月叶时采挖,晾干。

06药材性状

鳞茎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有灰白色或淡棕色干膜质鳞被;剥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个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可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

07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肺经。

08功效与作用

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属温里药。

09临床应用

用量5~10克,煎服或生食;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切片外擦。用治痈疽疔毒、疥癣;泄泻、痢疾、肺痨、百日咳;钩虫、蛲虫病等。

10药理研究

大蒜辣素有杀菌作用,但在新鲜的大蒜中并不存在,它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而水解产生的。药理研究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菌及抗真菌作用,其机理可能是由于使巯基失活而抑制了与微生物生长繁殖有关的含巯基的酶;对多种致病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及阴道滴虫等具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可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能力,降低血糖及脂质代谢;有抗癌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11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约0.2%,具辣味和特臭,主要含大蒜素、大蒜辣素、二烯丙基硫醚、甲基烯丙基二硫醚等成分。

12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均禁服生品,慎服熟品。敷脐、作栓剂或灌肠均不宜于孕妇。外用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灼热、疼痛、起疱,故不可过久敷。

13配伍药方

①治小儿百日咳:大蒜15克,红糖6克,生姜少许。水煎服,每日数次。(《贵州中医验方》)

②治感冒:蒜头、茶叶各9克。开水泡服。(《福建药物志》)

③治牛皮癣:独头蒜1个,红胶泥1块。共捣如泥,外敷患处。每敷1天,隔日1次,3次可效。[《河南中医》,(3):21]

④治产后中风,角弓反张,口不能言:大蒜二瓣,拍碎,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灌之。(《圣济总录》大蒜汤)

往期中药·点击对应名称进入紫苏叶天花粉莪术黑豆薤白鸡内金鹿衔草连翘金银花佩兰绵马贯众瞿麦椒目茜草麦冬*连化橘红牛*小通草千金子莱菔子川木通苦丁茶甘遂何首乌王不留行鬼箭羽五加皮山楂叶半夏梅花神曲蒲公英火麻仁槐花凌霄花虎杖茉莉花红曲玉米须前胡葎草飞龙掌血五味子百部相思子野菊花紫花地丁香薰桑叶鸡矢藤芥菜玫瑰花金莲花冬凌草瓜子金仙鹤草千里光榧子蕤仁蒺藜路路通喜树果黑芝麻香附余甘子佛手补骨脂郁李仁芡实沙棘赤小豆决明子吴茱萸亚麻子地肤子东瓜皮白扁豆急性子龙眼肉前胡葎草飞龙掌血五味子百部相思子野菊花紫花地丁香薰桑叶鸡矢藤芥菜玫瑰花金莲花冬凌草瓜子金仙鹤草千里光榧子蕤仁水红花子牛蒡子车前子五味子天仙子川楝子马蔺子女贞子马兜铃山茱萸大腹皮山楂糯稻根八角茴香藜芦菝葜藕节薤白刀豆藁本绵萆薢漏芦紫草雷公藤续断紫苑麻*根葛根灵香草*精*药子商陆*芩浙贝母徐长卿射干党参桔梗泽泻重楼威灵仙骨碎补贯众细辛狗脊金果榄防己百合百部鹅不食草青木香地榆白附子苎麻根仙茅白术白及白前龙胆平贝母藏菖蒲玉竹乌药木防己川射干川贝母川乌川木香川芎山慈菇山柰山药了哥王三丫苦野马追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