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七大蓟家门口常见中草药打卡第21 [复制链接]

1#

“家门口常见的中草药”实时打卡第21天!

今天为大家带来

化瘀止血的三七

凉血止血的大蓟

想知道更多家门口的中草药

或者喜欢青医说特别版书签、语音的小伙伴

不要忘记加入我们呦~

01

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哥哥每天行医看病且种植药材,弟弟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一天,弟弟突然得了急症,七窍出血。哥哥得知后,急忙刨了一棵草药煎汤给弟弟服下。弟弟连服几剂后,霍然痊愈。他问哥哥用的什么药,哥哥告诉它是祖传的止血草药。后来他向哥哥要了一些草药小苗栽在自家园子里,第二年,这棵草药已长得枝繁叶茂。

一天,邻村有家财主,财主的儿子也得了出血病,眼看就快死了,听说了有种草可以治这种病,便到弟弟家寻医问药。弟弟听说后,就把种在自家园子里的那棵草药挖出来,给财主的儿子煎汤喝了,几剂之后,不但没治好病,人还死了。财主像疯了一样,告到县官那里,弟弟被抓了起来。哥哥得知后,急忙前去申诉,告诉县官,这并不是弟弟的过错,弟弟给财主儿子用的确实是止血草药熬的汤,只不过这种草药才生长了一年,还没有药性,要长到三到七年时药力才最强。这件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人们便知道了这种草药的采挖时间。后来,人们就给这种草药起名叫三七,意思是生长三至七年的药效最佳。三七1.来源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2.相关名田七、人参三七、参三七、文州三七3.产地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4.采收加工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去尽泥土,洗净,晒干。生用或研细粉用。5.性状鉴别根呈类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至棕黑色,具蜡样光泽,顶部有根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侧面有断续的纵皱及支根断痕。体重,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断面灰绿、*绿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脂道斑点,中心微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微凉而后回甜。以体重,质坚,表面光滑、断面色灰绿或绿者为佳。6.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7.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消肿8.主治(1)出血证(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3)治虚损劳伤9.相关配伍(1)吐血衄血:三七一钱,自嚼,米汤送下。或以五分,加入八核汤。(《濒湖集简方》)(2)小儿伤寒,百日内患壮热。用铁铧一斤,烧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叶七片,浴之。(《圣济录》)10.用法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适量。11.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02

三国时期,庞统在一次战斗中身中数箭,血流如注,跃于马下。士兵中有知医识药者,忙从道旁扯来一把草药,揉搓后塞入他的伤口,很快止住了血。这种草药枝枝直立,高逾尺许,开着紫红色的小花,它的学名就叫作大蓟。

大蓟

1.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

2.相关名

大吉、大蓟、虎薊、马薊、刺薊、鬼薊、千针草、大蓟炭

3.产地

主产于安徽、山东、江苏等地。

4.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5.性状鉴别

本品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橢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6.性味归经

甘、苦,凉。归心、肝经。

7.性能特点

本品苦凉清泄,甘能解毒,入心、肝经。既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又散瘀解毒而消痈肿,为治痈肿疮毒所常用。

8.功效

凉血止血,散淤消痈。

9.主治病证

1、血热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外伤出血。

2、热毒痈肿。

10.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绞汁涂搽。

11.使用注意

本品清泄散瘀,故孕妇及无疲滞者慎服,脾胃虚寒者忌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