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掌握带状疱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复制链接]

1#

带状疱疹的中西治疗法

什么是带状疱疹?

引起带状疱疹的罪魁祸首和儿童好发的水痘其实是同一个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也就是说被带状疱疹缠绕的患者在早期一定感染过水痘,或是潜伏感染过水痘而没有发病。

其伴有疼痛,且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如果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红斑基础上群集丘疱疹,排列成带状,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

?疼痛呈阵发性,患者常诉特殊样的疼痛及局部皮肤的麻木放电感。

其他症状

?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易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除了胸腰部以外,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

?有时可仅有神经痛很多天而不出现皮损(顿挫型)

?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不全型)

?皮疹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泛发型)和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播散型)

西医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目前的专家共识认为其应尽可能在皮肤症状出现后的48至72小时内开始。须迅速达到并维持抗病毒药的有效浓度,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即使在症状出现后的72小时后给药,抗病毒药仍然对预防PHN(后遗神经痛)有益。

抗病毒用药

带状疱疹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皮疹形成,减少病毒播散到内脏。应在发疹后72小时内开始使用,以迅速达到并维持有效浓度,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目前批准使用的系统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和膦甲酸钠。

1.阿昔洛韦

作用特点:在感染细胞内经病毒胸苷激酶磷酸化,生成阿昔洛韦三磷酸,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中止病毒DNA链的延伸。

用法:

(1)口服:~mg/次,5次/天,服用7天;

(2)静脉滴注:免疫受损或伴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每次5~10mg/kg,每8小时1次,疗程7天.。

注意事项:阿昔洛韦给药期间患者应充足饮水,防止阿昔洛韦在肾小管内沉淀,损害肾功能。

2.溴夫定

作用特点:抗病毒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病毒复制的过程只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进行。

用法:口服:mg/天,l次/天,服用7天。

3.膦甲酸钠

作用特点:

通过非竞争性方式阻断病毒DNA聚合酶的磷酸盐结合部位,从而表现出抗病毒的活性。

用法:静脉滴注:每次40mg/kg,每8小时1次。

注意:肾功能不全患者,要相应下调使用剂量;肾功能持续下降者,应立即停用阿昔洛韦,改用泛昔洛韦或其他抗病毒药物继续治疗;对于怀疑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初始给药前应检测肌酐水平(溴夫定无需检测肌酐水平)。

镇痛药

轻中度疼痛:可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

中重度疼痛:

1、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

2、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此外还可以选择阿米替林和5%利多卡因贴剂

带状疱疹期间重度急性疼痛是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危险因素,联合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而且能减少PHN发生。

糖皮质激素

目前关于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仍存在争议。

普遍观点认为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逐步递减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但对已发生PHN的疼痛无效。

推荐剂量:泼尼松初始量30~40mg/天,口服,逐渐减量,疗程1~2周。

神经营养类药物

对缓解神经炎症与神经痛也有一定帮助,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口服或肌内注射。

中医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将带状疱疹的产生分为三个症型加以治疗。

热盛型

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或*厚,脉弦滑微数。

肝胆热盛,气滞湿阻,兼感毒邪。

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栀子10g,*芩10g,生地15g,大青叶15g,连翘10g,生甘草10g,泽泻10g,元胡10g,车前子(布包)10g。

龙胆草、栀子、*芩、生地、大青叶、连翘、生甘草清热泻火解毒;元胡行气止痛;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

发于头面者加菊花;发于上肢者加片姜*;发于下肢者加牛膝;血热明显出现血疱坏死者加白茅根、赤芍、丹皮;感染重者加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大便秘结者加川军;年老体虚者加*芪、党参。

湿盛型

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溏,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质淡体胖,舌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兼感毒邪。

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除湿胃苓汤加减。

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板蓝根15g,元胡10g,车前子10g(布包),泽泻10g,生甘草10g。

苍术、茯苓、厚朴、陈皮健脾除湿;车前子、泽泻渗利水湿;板蓝根、生甘草清热解毒;元胡活血行气止痛。

气滞血瘀型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气滞血瘀,余毒未尽。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活血散瘀汤(白三号)加减。

鸡血藤15g,鬼箭羽15g,红花10g,桃仁10g,元胡10g,川楝子10g,木香10g,陈皮10g,全丝瓜10g,忍冬藤15g。

鸡血藤、鬼箭羽、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木香、陈皮、全丝瓜行气通络;忍冬藤清解余毒。

体实者加川芎以破瘀,年老体虚者加*芪、党参。

有哪些外用药物可以治疗?

西医外用药

疱液未破: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

疱疹破溃后:

3%硼酸溶液湿敷;

1:呋喃西林溶液湿敷;

外用0.5%新霉素软膏;

2%莫匹罗星软膏。

中医外擦方

马齿苋小验方

外用药物鲜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取鲜齿笕克,洗净后,切碎放入蒜白内,捣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2次,本方对刚刚出现的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地龙小验方

外用药物,地龙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取地龙适量,将地龙烤干研粉,加适量麻油调涂于患部,一般用药5分钟就能止痛。3~4天痊愈。

藿香正气水外擦

用藿香正气水外涂皮损处治疗带状疱疹,每天3~5次,连用3~5日,病情轻的效果明显。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通常来说,带状疱疹容易在老年人、女性、50岁以上、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近期过度疲劳的人身上“作威作福”对于带状疱疹,我们要学会这样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睡眠,增强自身抵抗力注重饮食,经常运动。

2.注重饮食,经常运动。

3.年龄超过50岁的人,应做好身体的日常维护!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