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野觅芳踪北京山区常见野花白色篇之灌木 [复制链接]

1#

文字/摄影/编辑:微饱sunshine

十年前,饱饱还是一名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兴趣爱好涉猎广泛,尤其偏爱花卉摄影,(和大爷、大妈们的喜好一样,拍城市里的花花草草)上山遇见的野花,根本没有芳名的概念,通通称为:小白花、小红花、小紫花……b-_-

。回到电脑上,建个“时间+地点”的文件夹,将所有照片考进去。再发个游记就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最好交代。

四年前,饱饱成功晋级为一枚植物白丁,因为开始意识到花有名、草有号。已经由小白花、小红花、小紫花逐渐改口为花名。至于拉丁学名,饱饱表示臣妾记不住啊~~~~~(_)~~~~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初辨识植物,为了加强记忆,先按照颜色分类,比如:将所在地区的常见植物按照颜色分(如果再细分可以将乔木、灌木、草本等各单建一个文件夹)。有个1、2年的积累,当达到一定数量(-种)时,就会不自觉的有科属种的概念,不会再按“低级”的颜色进行分类。先恭喜一下此时的自己,植物辨识量已经小上一个台阶,脱离了白丁阶段。但不要窃喜,据统计:全球植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近30万种,我国植物(苔+蕨+裸+被)近3万种,北京植物大约多种。听完这组数字,你还乐的起来嘛?请不要退缩,万里长征已迈出第一步,接下来将摒弃颜色和时间+地点的文件分类方法,按照正规而科学的科属种进行分类,会对植物分类学习大有裨益。

刘冰老师曾经说过,认识植物是个无底洞,而且只有一个笨办法,就是不断的积累。另外,认识植物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的标准,认植物只是分类学和系统学的一个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分析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史。攀比认植物的多寡,是外行、爱好者的行为。我老师曾说过:认识植物就像数学里的数数,你会数1、2、3……乃至,你也不是数学家。

所以,不要盲目崇拜什么大神,所谓的博物学也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只是时间与用心的问题。只要勤奋刻苦,将80%的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中,也许若干年后,你就是无所不知的博物学家。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不是为了彰显自己逼格多么高大上。我们从它们身上获取食物,赖以生存。没有感恩,起码也要尊重一下吧。尤其植物,它们不会动、不会叫,不像宠物那样会卖萌、会邀宠。还请多善待它们吧。

——微饱sunshine

————————北京山区白——灌木、乔木篇————————

它常常和钩齿溲疏毗邻而居。找到其中一种,另一种也许就在附近。

和钩齿溲疏最大的区别:叶子背面发白。

叶子背面发青色

还是喜欢叫她“东陵八仙花”,想想就有仙气儿扑面的感觉。

4个白色“花瓣”是萼片,也是不育花;可孕花是里面那圈小花。

(此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摄影师:李光波)

豁然明白,“六道木”的名字是怎么取的了。

(此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摄影师:李敏)

小枝常具2-4列宽阔木栓翅。带栓翅的枝条入中药,叫鬼箭羽。

经常和土庄绣线菊混生在一起,两种叶子一对比,很好区分。

叶子正面

叶子背面

尚未绽放的花苞期。

叶子正面

叶子背面

果期

每回见到银露梅都是手机记录几张,匆匆了事,因为它生长在海拔1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每每爬到它生长的地方不是气喘吁吁,就是累个半死。哪有力气端着相机为它拍写真啊~~~

北京山区为数不多的杜鹃花科的植物,远看像一团盈盈白雪。

后续会更“北京山区常见野花(白色篇之草本)"

敬请期待哟~

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野花积攒了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力量,开花、结果、繁衍,扩大种群,

而游客的随意采折,

于野花,是“断子绝孙”的悲哀,

请不要随手摘花!

尊重自然便是尊重自己!!!

年8月12日,微饱记录于后河。被游客随手丢弃的野花。

.7.2微饱记录于大海陀,下山途中遇到摘花的游客。被微饱一行五人轮番“教育”一通。

~感谢O(∩_∩)O阅览~

定种无能,仅供参考,难免疏漏与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本期作者、摄影:微饱sunshine(饱饱)

中国妇女杂志社签约摄影师。摄影作品及文章多次发表在平面媒体上。离开校园至今,常年从事生态博物旅行、动植物的自然观察和自然探索活动,并完成自然笔记的撰写。为中小学生进行自然生态摄影、绿植养护、植物手绘等相关自然宣教活动。擅长水彩花卉与风景题材,两本自然文学类手绘图书将于年底出版。

更多精彩内容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