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冬至:阳气初生,补肾填精不要省。
1、气候特点:阳气初生,气温继续下降。?
2、人体反应:人体阳气减弱,易得寒邪,心血管神经脆弱。
3、易患疾病:易患肺炎、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
4、养生原则:及时进补,从中年就需开始。
5、大雪饮食:多吃萝卜,增加糖类、维生素的摄取。
6、起居养生:防寒保暖,经常锻炼,谨防老年病复发,勤搓手可防冻疮。
7、经络调养:治足跟痛靠太虚穴。
年12月23日(获嘉):白天到夜里阴天,东南风3-4级,气温-1-3度。
年12月22日(获嘉):白天到夜里多云,南风1级,气温-2-11度。
王制原文: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
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上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
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凡四海之内九州岛,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晳,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凡九州岛,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次国之君,不过七命;小国之君,不过五命。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只,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子。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痈,诸侯曰頖宫。
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麑,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丧用三年之仂。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
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田里不粥,墓地不请。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不变,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不变,移之郊,如初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与士齿。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附从轻,赦从重。凡制五刑,必即天论。邮罚丽于事。
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疑狱,泛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刑。凡作刑罚,轻无赦。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子齐戒受谏。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齐戒受质。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质。然后,休老劳农,成岁事,制国用。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衾、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将徙于诸侯,三月不从政。自诸侯来徙家,期不从政。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轻任并,重任分,斑白者不提挈。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
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余六十亿亩。
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余,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其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诸侯之有功者,取于间田以禄之;其有削地者,归之间田。
天子之县内: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余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余,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余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八百八十人。次国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小国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次国之卿,命于其君者,如小国之卿。天子之大夫为三监,监于诸侯之国者,其禄视诸侯之卿,其爵视次国之君,其禄取之于方伯之地。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视元士。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未赐爵,视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王制译文:
天子为臣下制定傣禄和爵位。以爵位来说,有公、侯、伯、男,士、共五等。诸侯为其臣下制定的爵位,有上大夫卿、下大夫、中士、下士,也是总共五等。天子的禄田是一千里见方,侯的禄田是百里见方;伯则七十里见方,子、男是五十里见方田不足五十里见方的小诸侯,不朝会于天子,而隶属于较大的诸侯,叫做附庸。天子三公的禄田数量比照公侯,天子的卯的禄田比照伯,夫子的大夫的禄田比照子男,天子的上士的禄田比照附庸。
分配棒禄的规定,每个农户受田一百亩。百亩之田按其土质肥痔分为五等,第一等的百亩之田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九口之家,第二等的可以养活八口之家,第三等的可以养活七口之家,第四等的可以养活六口之家,最末等的可以养活五口之家。平民在官府当差的,他们的傣禄也参照这个等差受田。诸侯的下士的傣禄比照受第一等田的农夫,使他们的傣禄足以能养活九口之家。诸侯中士的傣禄是下士的两倍,上士是中士的两倍,下大夫是上士的两倍。大国诸侯的卿的傣禄是大夫的四倍,国君的傣禄是卿的十倍。中等诸侯国的上卿的傣禄是大夫的三倍,国君的傣禄是卿的十倍。小国诸侯的卿的棒禄是大夫的两倍,国君的律禄是卿的十倍。中等诸侯国的上卿,其爵位相当于大国的中卿,其中卿相当于大国的下卿,其下卿相当于大国的上大夫。小国的上卿,其爵位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中卿相当于大国的上大失,下卿相当于大国的下大夫。
四海之内共有九个州。每个州的面积都是千里见方。每州之内分封百里见方的大诸侯国三十个,七十里见方的中等诸侯国六十个,五十里见方的小国一百二十个,总共二百一十个诸侯国。每州内的名山大泽不用来分封。分封剩余的土地或作为附庸,或留待赏赐之用。这是瓷外的八州,每州有二百一十个诸侯国。还有一州,那就是天子直辖的王瓷,其中分配给公卿大夫的国土,方百里者九国,方七十里者二十一国,方五十里者六十三国,总共九十三国。在这九十三国之内,如有名山大川,也不用来分配。分配剩余的土地,或用作士人的禄田,或留待赏赐之用。总计,九个州共有一千七百七十三个国家,而天子的元士、诸侯的附庸尚未计算在内。
天子的官属,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上士。大诸侯国的官属,有三卿,都由天子直接任命,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中等诸侯国的官属,有三卿,其中两个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的,一个是国君任命的,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诸侯国的官属也有三卿,其中一个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的,两个是国君任命的,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至于天子、诸侯的中士和下士,其数额均为上士的三倍。
天子任命他的大夫当三监,代表天子去监察每州的方伯,每一州派三个大夫去。王瓷内分配给公卿的土地,那是一种禄田,活着享用,死去归还。王瓷外分封给诸侯的土地,那是可以世袭的。命服的规定:天子的三公本已八命,再加一命成九命,就可以穿衰衣了。如果再有增加,只能叫做赐,因为人臣不可能超过九命。中等诸侯国的国君至多七命,其礼服七章(华虫以下);小国之君最多五命,其礼服五章(宗彝以下);大国之卿最多三命,其礼服三章(粉米以下);下卿再命,其礼服二章;小国之卿与下大夫都是一命,其礼服一章。
凡是选用平民中有才能的人做官,一定要对他的德才先进行考察。考察清楚了,然后试用。如果胜任工作,然后授予一定的爵位。爵位定了,然后授予一定的傣禄。在朝廷上品评某人爵位时,让士也一道参加,以示公正无私。在闹市上处决犯人,让众人都厌弃他,以示大快人心。所以国君不录用判过罪受过刑的人,大夫也不收留这种人,士在路上和这种人相遇也不理他。把他们流放到四方边远地区,不管他们到哪儿去,国家既不向他们征租税派摇役,也不分给他们赖以生存的田地,这就是表示不要他们活在世上的意思。
诸侯对于天子,每年要派大夫去聘问一次,每三年要派卿去聘问一次,每五年诸侯亲自朝见一次。
天子每隔五年到全.国各地巡视一次。到了应该巡视的那一年的二月,先到东方巡视,来到泰山,在山上烧柴祭天,又遥祭当地的大山大川。接见东方各国诸侯,登门拜访当地年近百岁的老人。命令各诸侯国的太师一一演唱当地的民歌民谣,从而了解民风习俗。命令管理市场的官员呈交物价统计表,从而了解百姓喜欢什么物品,讨厌什么物品。如果民心倾向奢冬他们就喜欢玩好邪僻之物。命令负责礼的官员,校定当地的季节、月份、日期,并检查当地的音律、礼乐、制度、衣服,发现有不符合规格者,予以纠正。当地的山川及其他神灵,有当祭而未祭者,其罪名是不敬,犯不敬之罪的国君要削减封地。宗庙的祭祀有不按昭穆顺序进行者,就是示孝,对于不孝的国君要降其爵位。任意改变礼乐就是不服从中央,?不服从中央的国君要被流放。擅自改革制度,改变衣服就是背叛天子,背叛天子的国君就要受到讨伐。被老百姓歌功颂德的国君,要增加封地晋升爵位。当年的五月到南方巡视,来到南岳衡山,其种种作法,如同巡视东方之礼。八月到西方巡视,来到西岳华山,其种种作法,如同巡视南方之礼。十一月到北方巡视,来到北岳恒山,其种种作法,如同巡视西方之礼。全国巡视完毕归来,到祖庙和父庙举行祭告,每庙各用一牛为牲。
天子将出外巡守侯外出,只告祭于地见,统称为朝。诸侯在朝见天子时,乏,告祭于地,告祭于宗庙。诸天子在正常情况下与诸侯相可以考校礼乐,订正刑法,统,要先告祭于天,告祭于宗庙。道德规范,凡此种种,都要取决于天子。天子赏赐公、侯乐悬,就以祝为代表物;赏赐伯、子、男乐悬,就以赣为代表物。诸侯被天子赐予弓矢以后,才有权力代表天子征伐其他诸侯;被天子赐予铁锁以后,才有权利代表天子诛杀有罪的诸侯;被天子赐予圭攒以后,才有权利酿造粤酒用于祭祀。如果未被赐予圭攒,诸侯要用色酒,必取于天子。
天子命令诸侯办教育,然后诸侯才可以设立学校。小学设在王宫的东南,大学设在郊外。天子的大学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叫颊宫。
天子将出征,要先告祭于天,告祭于地,告祭于宗庙。到达出征的地方,要举行妈祭,以鼓舞士气。出征之前,在祖庙中接受征伐敌人的命令,在大学里接受事先拟好的战斗计划。出征,捉拿那些有罪者,班师回朝,在大学里设酒撰祭祀先圣先师,报告活捉的俘虏及杀死的敌人的数目。
天子、诸侯在没有战争和凶丧的情况下,每年田猎三次,其目的在于,第一是为了准备祭祀的供品,第二是为了招待宾客,第三是为了丰富天子、诸侯的膳食品种。在没有战争和凶丧的情况下也不田猎,就叫做不敬。由猎时不守规矩,随意捕杀,就叫做作践天帝所生之物。田猎的规矩是:天子打猎不应四面合围,诸侯打猎不应把成群的野兽全部杀光。射杀野兽之后,天子要放下指挥的大旗,诸侯要放下指挥的小旗。大夫射杀野兽后,就应命令协助驱赶野兽的副车停止驱赶。大夫的副车停止驱赶之后,百姓开始田猎。正月以后,虞人才可以进入川泽垒梁捕鱼。秋冬之交,才可以开始田猎。八月以后,才可以设网捕鸟。到了十月,才可以进入山林砍伐。昆虫尚未蛰居地下之前,不可以纵火焚草肥田。不捕捉小兽,不取鸟卵,不杀怀胎的母兽,不杀刚出生的小兽,不捣毁鸟巢。
家宰编制下一年度国家经费的预算,必定在年终进行。因为要等五谷入库之后才能编制预算。编制预算,要考虑国土的大小,年成的丰歉,用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数作依据来编制预算,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如何开支。祭祀的费用,占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遇到父母之丧,虽然在服丧的三年内不祭宗庙,但天地社径之神却照祭不误,因为天地社樱之神比父母还要尊贵。丧事的开支,用三年收入的平均数的十分之一。丧事和祭祀的开支,超过了预算叫做“暴”,决算有余叫做“浩”。祭祀的开销,丰年不可铺张浪费,荒年不可节俭从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储备叫做储备不足,如果没有六年的储备叫做储备危急,如果没有三年的储备就可以说是国家不成其为国家了。耕种三年,一定要有一年的余粮。耕种九年,一定要有三年的余粮,以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数来编制预算,即使遇到水旱凶荒的年头,老百姓也不至予饿肚子,然后,天子的膳食才会顿顿有肉,而且吃饭时可以奏乐。
天子死后七天乃停棺正寝堂西,死后七月乃举行葬礼。诸侯死后五天乃停棺正寝堂西,死后五月乃举行葬礼。大夫、士、平民死后三日即停棺正寝堂西,死后三月即举行葬礼。为父母须守丧三年,上起天子下至平民均不例外。平民下葬,只能用绳子缝棺入穴,即使下雨也照样埋葬,不聚土成坟,也不种树。服丧期间不得做其他事情,从原则上讲,从天子到平民都适用这一规定。办丧事的规格是依据死者的爵位来定,而祭祀的规格是依据主持祭祀者(即孝子)的爵位来定。不是嫡长子就不能主持祭祀。
天子设立七庙:左边三个昭庙―文王、高祖、祖,右边三个穆庙―武王、曾祖、父,加上正中一个太祖庙,共七庙。诸侯设立五庙,即高祖、祖二昭庙,曾祖、父二穆庙,加上太祖庙,共五庙。大夫设立三庙,一昭一穆,加上太祖庙,共三庙。士只设一庙。平民无庙,祭祀祖宗在正寝。
天子、诸侯的宗庙之祭,在春季举行的叫构,在夏季举行的叫谛,在秋季举行的叫尝,在冬季举行的叫需。天子可以祭天神祭地祗,诸侯可以祭社神祭谷神,大夫可以祭门神、灶神、行神、户神、中雷神。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五岳,用宴享三公的九献之礼;祭祀四读,用宴享诸侯的七献之礼。诸侯可以祭祀在其境内的名山大川。天子、诸侯,还应当祭祀其境内已灭绝之国的祖先。天子的四时之祭,春祭是对群庙分别进行祭祀,夏祭、秋祭、冬祭都是合祭。诸侯的四时之祭一年之中只能进行三次,春祭则夏不祭,夏祭则秋不祭,秋祭则冬不祭,冬祭则春不祭。诸侯的春祭是分祭,夏祭则是一年分祭一年合祭地轮换进行,秋祭和冬祭都是合祭。
天子祭社神、谷神都用牛、羊、采三牲,诸侯祭社神、谷神都用羊、永二牲。大夫和士的宗庙之祭,有禄田的用祭礼,无禄田的用荐礼。平民祭祀祖先的荐新之礼是:春天荐韭菜,夏天荐麦子,秋天荐黍子,冬天荐稻子;韭菜配以鸡蛋,麦子配以鱼,黍子配以小猪,稻子配以鹅。祭祀天地所用的牛较小,牛角不过像蚕茧、栗子那般大小;祭祀宗庙所用的牛略大,牛角大约四指来长;招待宾客所用的牛较大,牛角有一尺来长。诸侯没有特殊原J因不可杀牛,大夫没有特殊原因不可杀羊,士没有特殊原因不可杀狗与猪,平民没有特殊原因不吃时鲜物品。日常吃的菜肴,再好不能超过祭祀用的牲牢;日常穿的衣服,再好不能超过祭祀用的礼服;日常居住的堂屋,再好不能超过宗庙。
在古代,农户帮助耕种公田,私田就不再纳税;在市场上租用了公家的店铺,就不再交纳商品营业税,水陆关口,只稽查是否违禁,并不征收进出关税;在规定的时间里进入山林川泽采伐渔猎,就不加禁止。余夫耕种卿大夫的圭田也不抽税。征用老百姓从事无偿服务,一年不能超过三天。公家分配的农田和宅地不准出卖。公家分配的有族葬墓地,不准额外再要。
司空负责用工具测量土地,安置人民,观测山川沼泽的不同地势,测定四季气候的变化,测量土地的远近,然后才大兴土木征用民力。凡征用民力,活不能太累,要像给老年人分配任务那样;伙食标准却要按照棒劳力对待。凡安置百姓住处,必须考虑使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当地的气候地势相适应。生在深山谷和长在大河边上的人外表就不一样,他们的风俗习惯也自然两样:有的性情急躁,有的性情迟缓,酸苦甘辛咸,各有偏爱,使用的工具各有不同,穿的衣服也各有所好。政府应当注重对他们进行礼义方面的教育,不必改变其风俗;同时应当注重统一政令,不必改变其习惯。
由中原民族与四方少数民族构成的一五方之民,各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可互相转换。住在东方的民族叫夷,他们时兴剃光头,在身上刺花纹,其中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叫蛮,他们额头上刻着花纹,走路时两脚的脚趾相向,其中也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西方的少数民族叫戎,他们披头散发,用兽皮作衣服,只吃禽兽的肉,不吃五谷杂粮。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叫狄,以禽兽的羽毛为衣,住在洞穴里,也是只吃禽兽的肉,不吃五谷杂粮。中原、夷人、蛮人、戎人、狄人这五方之民尽管生活匀性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认为安适的住所、自己认为好吃的口味、自己认为合适的衣服、自己认为便利的工具、自己认为完备的器物。五方的人民,虽然言语不通,嗜好不同,但当他们要表达各自的意思,沟通各自的想法时,有一种懂得双方语言的人可以帮忙。这种人,在东方叫寄,在南方叫象,在西方叫狄鞋,在北方叫译。
凡安置民众,必须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修建城邑的大小,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安置民众的多少,要使土地广狭、城邑大小、被安置民众的多少这三者互相配合得当。这样就会做到没有空闲的土地,没有失业的百姓,食饮节俭,各项工作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百姓都安居乐业,积极向上,尊敬国君,爱戴官长,然后可以兴办学校。
司徒职掌修习六礼以节制人民的性情,明辨七教以提高人民的道德,整齐八政以防止潜越,规范道德以统一风俗,赡养老人以促进孝顺的风气,救济孤独以避免这部分人被社会遗弃,奖励贤者以鼓励人人学好,清除坏人以警戒人们改正错误。司徒命令六乡的长官将不听从教诲的人报告上来。选定一个吉日,把乡里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请到乡学,演习乡射礼,射中多者居前,演习乡饮酒礼,年纪大者居前;司徒带领国学的学生也来帮忙。这样做的用意在子感化那些不听从教诲的人。隔了一年,如果他们还不悔改,司徒就命令国都右边兰乡的长官将这些不听教诲者检举出来并且转移到左边三乡,命令国都左边三乡的长官将不听教诲者检举出来并且转移到右边三乡,在新的环境中,让他们再接受一次和第一次同样的感化教育,隔了一年还不悔改,就把他们迁移到更远一点的郊,在新的环境中让他们再接受一次感化教育。隔了一年还不悔改,就把他们迁移到更远的遂,在遂学里再对他们进行一次感化教育。几经教育仍不悔改,说明已不可救药,就把他们放逐到遥远的边疆,一辈子都不予录用。司徒命令六乡的长官考察乡学中德才兼优的学生并把他们推荐给司徒,被推荐者被称作选士。司徒亲自考察选士中的出类拔萃者并把他们推荐给大学,这样的被推荐者被称作俊士。获得选士荣誉的就不再承担乡里的摇役,获得俊士荣誉的就不再承担国家的摇役,后者又叫造士。
乐正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四门必修课,每门课都设有教师,也就是沿用先王传下来的《诗》、《书》、《礼》、《乐》四种教材来培养人才。春秋二季教授《礼》、《乐》,冬夏二季教授《诗》、《书》。国王的太子和庶子、诸侯的太子、卿大夫、元士的嫡子,国家的俊士和选士,都被送到大学学习。入学以后,不管是哪个学生,大家都只以年龄大小为序,不论尊卑。大学将要毕业时,小青将不听教导的大学生汇报给大青,大青汇报给小乐正,小乐正汇报给大乐正,大乐正汇报给天子。天子于是择个吉日,下令三公、九卿、大夫、元士齐集大学,演习有关礼仪以感化不听教导者。这样做了还不改,天子就亲自到校视察。这样做了还不改,天子首先自责,三天的饭内不见肉,而且吃饭时也不奏乐,然后将屡教不改者流放到远方,西部远方叫棘,东部远方叫寄,终身不予录用。
大司乐考察评定优秀的国学毕业生,汇报给天子,并荐举给司马,被荐举的学生就叫进士。堪做何官,考察每个进士的特长司马再逐个考察每个进士的才能结爵,汇报给天子,并拿出结论来。论确定了然后委派官职试用,表明能胜任职务然后封以爵位,位定了然后发给傣禄。
大夫因不称职而被免官,终身不再录用,死后用士一级的礼葬之。遇到国家的征召,就命令大司徒对国学生加以军事训练。凡靠技艺谋生的人,只考察其技艺精否,不考察其德行。要派他们到各地去执行任务,就让他们卷起衣袖裤管,互相比赛技艺,以决定人选。凡靠技艺为官府服务以谋生的人,计有祝、史、射、御、医、卜及各种工匠七种。此七种人,不得从事其他职业,有了成绩也不迁官,离开本乡,就不能与士人论辈分年龄。在大夫家里服务的这些人,离开本乡后也是如此。
司寇负责正定刑书,明断罪法,以审理案件。审理时,一定要向群臣、群吏、民众三个方面征求意见,以求断案得当。有犯罪的动机而无犯罪的事实,这样的案子不予受理。量刑时,可轻可重者从轻;赦免时,虽重罪亦可获赦免。凡根据五刑条文进行判决时,一定要合乎天理,使刑罚与罪行相当。凡审案断罪,一定要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的角度加以衡量;脑子里始终要考虑罪行有轻重,量刑有深浅,个案与个案不同;要竭尽自己的才智,发扬忠恕仁爱之心,使案情真相大白。遇有疑而难决的案子,就与民众共同审理。如果民众也感到疑而难决,那就应该宣布当事人无罪。处理类似的案件,一定要参考一下过去判重判轻的先例再形成判决。判决书拟好之后,史把判决书提交给正。正再审理一遍,然后把判决书提交给大司寇。大司寇在有孤卿大夫等人的陪审下在外朝再审理一遍,然后把判决书提交给天子。天子又命令三公共同审理一遍,三公审理之后把判决书提交给天子。天子再审查一下案件是否适用于三肴,如果没有,然后判刑。既然到了最后判刑的时刻,就是再轻的罪也不会得到赦免。这是因为,所谓刑,就是定型的意思。所谓定型,就是形成的意思。判决一经形成就不可改变,所以君子对审理案件是非常尽心的。
凡是断章取义曲解法律,擅自改变事物的既定名称而另搞一套,“用邪道扰乱政令的人,杀掉。凡是制作靡靡之音、奇装异服、怪诞之技、奇异之器而蛊惑民心的人,杀掉。行为诈伪而又顽固不化、言辞虚伪而又巧言利舌、所学陷入异端而又自以为博闻、言辞谬庚而讲得冠冕堂皇,以此蛊惑人心者,杀掉。凡是假托鬼神、时辰日子、卜签招摇撞骗以蛊惑人心者,杀掉。上述的四种被杀者,不再接受他们的申诉。凡是推行禁令,就是要使民众一律遵守,所以即使是过失犯禁,也不饶恕。圭、璧、琼、璋是高贵的玉器,不准在市场上出售。表明身份的命服命车,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宗庙中的祭器,不准在市场上出售。用于祭祀的牲畜,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军器,不准在市场上出售。日常所用的器血不合规格,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兵车不合规格,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布帛的丝缕密疏不合规格,其幅宽不合尺寸,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将布帛染以间色而与正色相乱的,不准在市场上出售。有纹彩的布帛、珠玉以及制作精美的器物,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华美的衣服饮食,不准在市场上出售。、没有到成熟期的五谷和瓜果,不准在市场上出售。未成材的树木,不准在市场上出售。禽兽鱼鳖尚未长大,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关卡上执行禁令的人要严格稽查,禁止奇装异服,识别各地的方言。
太史主管礼仪,执掌各种典籍,这些典籍中记有先王的名讳、先王的忌日以及各种天灾人祸,太史也负责将这些情况奉告天子。天子要先斋戒然后接受太史的劝告。
司会将年终的成绩总结报请天子考核,家宰也要斋戒,协同天子考核政绩。大乐正、大司寇、司市三个官员将其部门的成绩总结附于司会之后也报请天子考核。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以后接受考核。百官各将本部门的成绩总结考核于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把百官的成绩总结报请天子考核,然后百官斋戒,听候天子的考核评语。然后举行养老的宴会,举行蜡祭慰劳农夫。到了这时,本年的一事情算结束了,可以制定来年的施政纲领和经费预算了。
凡招待老人的宴会,有虞氏用燕礼,夏后氏用飨礼,殷人用食礼,周人遵循古制而三礼兼用。五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乡学中举行的敬老宴会,六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王宫小学中举行的宴会,七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大学举行的宴会。诸侯国也是如此。
人到了八十岁时精力已衰,在拜受君命时只要跪下去连叩两次头就可以了。盲人行动不便,也可照此办理。九十岁的老人则可以让他人代替自己拜受君命。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吃粗粮而吃细粮;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没有肉就吃不饱,所以要常备有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饿得快,要每顿多作一份,以备零食;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要常吃珍美的食品;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住室里食品不断,无论他走到哪儿,随身都有饮食供应。人到了六十岁,做子女的就要为其准备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人到了七十岁,子女就要为其准备需要一季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人到了八十岁,子女就应为其准备需要一月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人到了九十岁,子女就应为其准备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只有绞、给、袅、冒,死后再做也不迟。人到五十岁就开始衰老,六十岁以后不吃肉就吃不饱,七十岁以后没有丝绵就会感到身上不暖,八十岁以后没有人暖被就感到睡不暖和,九十岁以后虽有人暖被也睡不暖和了。五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家,六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乡,七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国都,八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上朝,九十岁以后,天子若有事询问,就要派人到他家请教,还要带上好吃的东西。大夫到了七十岁就可以不在朝里佳候,八十岁以后,天子要每月派人来问候安康,九十岁以后,天子要每天派人送食物来。平民到了五十岁就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就不服兵役,七十岁以后就不再参与应酬宾客的活动,八十岁以后,就连祭祀丧葬这类重要的事也不参与了。五十岁后得到封爵,六十岁后不亲自向别人请教,七十岁后就告老致仕,遇到丧事只要穿上孝服就行,其他礼数全免。
有虞氏在上库设宴款待国老,在下库设宴款待庶老。夏后氏在东序设宴款待国老,在西序设宴款待庶老。殷人在右学设宴款待国老,在左学设宴款待庶老。周人在东胶设宴款待国老,在虞岸设宴款待庶老。虞库在王城的西郊。有虞氏的时代,人们在祭祀时戴“皇”冠,在养老时穿深衣。夏代,人们在祭祀时戴“扮,冠,在养老时穿燕衣。殷人在祭祀时戴“辱’,冠,在养老时穿编衣。周人在祭祀时戴冕,在养老时穿玄衣。夏、殷、周三代的天子举行养老宴会,都要依据户籍来核实与会老人的年龄。家有八十岁以上老人的,可以有一人被豁免力役之征。家有九十岁老人的,豁免其全家的力役征召。家有残废人、病人必须有他人侍候的,也可以豁免一人的劳役。父母去世,在三年守丧期间不应力役之征。遇到齐衰、大功亲属去世,可以三个月不应力役之征。将从王瓷移居诸侯的家庭,临行之前免役三月;自诸侯移居王瓷的家庭,到达后免役一年。
年幼即失去父亲的人叫做孤,老了却失去儿子的人叫做独,年老而失去妻子的人叫做矜,年老而失去丈夫的人叫做寡。这四种人,是世界上最可怜而又求告无门的人,国家对他们有经常性的生活补贴。哑吧、聋子、一足瘸者、两足俱废者、肢体残缺者、躯体矮小者以及各种手艺人,这些人都靠着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由国家养活他们。
在道路上,男子靠右走,妇人靠左走,车子走中央。遇到和自己父亲年龄差不多的人,要让人家走在前边;遇到和自己兄长年龄差不多的人,自己可以稍后一点并排而行;和朋友同行,不可争先恐后。老年人与年轻人都挑着轻担子,年轻人应把老人的轻担并到自己肩上。老年人与年轻人都挑着重担子,年轻人应把老人的重担分过来一些。不要让头发花白的老人提着东西走路。士大夫阶级的老者,出门必有车,不至于徒步;平民阶级的老者,吃饭必有肉。有地的大夫都是自备祭器,不向别人借用。祭器没有备齐之前,不考虑制造日常生活用器。
一里见方的土地,折合为田地是九百亩。十里见方的土地,有一百个一里见方,折合为田地是九万亩。百里见方的土地,有一百个十里见方,折合为田地是九百万亩。千里见方的土地,有一百个百里见方,折合为田地是九亿亩。从恒山到南边的黄河,这一段南北距离不足千里。再从此段黄河到南边的长江,这一段的距离也不足千里。从长江往南到衡山,这段距离千里有余。从东河向东到东海,这一段东西的距离千里有余。从东河往西到西河,这段距离不足千里。从西河再向西到沙漠,这段距离千里有余。沙漠并非西边的尽头,衡山并非南边的尽头,东海并非东边的尽头,恒山并非北边的尽头,这样,四海之内,截长补短,大约就是三千里见方,折合成田地就是八十一亿亩。百里见方的土地,折合成田地本应是九百万亩,但因其中有山脉、森林、河流湖泊、沟渠水道、城郭、宫室、道路,要占去三分之一,所以只剩下农田六百万亩。
古时候是以周尺八尺为一步,现在是以周尺六尺四寸为一步。所以古时候的一百亩,等于现在的一百四十六亩零三十平方步。古时候的一百里,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一里零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所谓千里见方者,实包括一百个百里见方的区域。如果分封出三十个方百里的诸侯国,就余下七十个方百里的地方。再分封出六十个七十里见方的诸侯国,折合为二十九个方百里和四十个方十里,剩下四十个方百里和六十个方十里的土地。又分封出一百二十个五十里见方的诸侯国,折合为三十个百里见方之地,还剩下十个方百里和六十个方十里的土地。名山大泽不作封地来用,剩下的土地,或者作为大诸侯国的附庸,或者作为闲田。诸侯有功,就从闲田中拿出土地作为封赏;诸侯有罪,其被削去的土地则并入闲田。
所谓天子的王钱方千里者,也就是包括有一百个百里见方。如果分封出九个方百里的诸侯国,就剩下九十一个方百里的土地。如果又分封出二十一个方七十里的诸侯国,折合为十个方百里和二十九个方十里,就剩下八十个方百里和七十一个方十里的土地。如果又分封出六十三个五十里见方的诸侯国,折合为十五个方百里和七十五个方十里,最后剩下六十四个方百里和九十六个方十里的土地。
诸侯的下士,其傣禄可以养活九人,中士的傣禄可以养活十八人,上士的傣禄可以养活三十六人,下大夫的傣禄可以养活七十二人,卿的傣禄可以养活二百八十八人,国君的傣禄可以养活二千八百八十人。中等诸侯国的卿,其傣禄可以养活二百一十六人,国君的傣禄则可养活二千一百六十人。小诸侯国的卿,其傣禄可以养活一百四十四人,国君的傣禄则可养活一千四百四十人。中等诸侯国的卿,如果是由其国君任命的,其所得傣禄,等于小国诸侯的由天子任命的卿。天子的大夫被派到诸侯国去做监察的,其傣禄比照大诸侯国之卿,其爵位比照中等诸侯国的国君,其傣禄从方伯那里支取。方伯为了朝见天子,在王瓷内都有专供其斋戒沐浴的土地。汤沐邑的大小,和天子上士的禄田一般多。诸侯的太子可以继承君位,大夫的儿子则不能世袭爵位,因为大夫的儿子未必贤惠,有德行才委以职务,有功劳才赐以爵位。诸侯的儿子在天子没有赐爵之前,其身份视同天子之上士,并且以这种身份统治他的国家。至于诸侯的大夫,其爵位和傣禄都不能世袭。
所谓六礼,是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相见礼。所谓七教,是指七种人伦关系,即父子有亲,兄弟有爱,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宾客有礼。所谓八政,是指饮食的方式,衣服的制度,工艺的标准,器具的品类,长度的规定,容量的单位,数码的进位和布帛的宽窄。
月令原文: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麑,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天子居青阳大庙,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择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
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乃为麦祈实。
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罝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是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蝼蝈鸣,蚯螾出,王瓜生,苦菜秀。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
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给郊庙之服。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鸣,反舌无声。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养壮佼。
是月也,命乐师修鼗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篪簧,饬钟磬柷敔。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农乃登黍。
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门闾毋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命泽人纳材苇。
是月也,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给之度。
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强。
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咳,民乃迁徙。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裸,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祠中溜,祭先心。天子居大庙大室,乘大路,驾黄骝,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闳。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坏墙垣,补城郭。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天子居总章大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小大,度有长短。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天子乃难,以达秋气。以犬尝麻,先荐寝庙。
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囷仓。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
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月也,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合诸侯,制百县,为来岁受朔日,与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职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命仆及七驺咸驾,载旌旐,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司徒搢扑,北面誓之。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乃趣狱刑,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境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师兴不居。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是月也,命大史衅龟策,占兆审卦吉凶,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
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龠,固封疆,备边竟,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薄厚,茔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
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以为天子取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旦轸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锺。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虎始交。天子居玄堂大庙,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饬死事。命有司曰:土事毋作,慎毋发盖,毋发室屋,及起大众,以固而闭。地气且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又随以丧。命之曰畅月。
是月也,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蘗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夺者,罪之不赦。
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芸始生,荔挺出,蚯螾结,麋角解,水泉动。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
是月也,可以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者。涂阙廷门闾,筑囹圄,此所以助天地之闭藏也。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大吕。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征鸟厉疾。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子神只。
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令告民,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命乐师大合吹而罢。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
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乃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之牺牲,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飨。乃命同姓之邦,共寝庙之刍豢。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凡在天下九州岛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
季冬行秋令,则白露早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月令译文:
孟春正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营室;黄昏时,参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尾星位于南天正中。春季的吉日是甲乙,于五行属木。尊崇的帝是以木德王的太眸,敬奉的神是木官句芒。动物中与木相配的是鳞虫。五声中与木相配的是角声,与此月相应的是十二律中的太簇。与木相配的成数是八。与木相配的五味是酸,五臭是擅。本月要祭祀户神’,祭品中以脾脏为尊。
春风吹起,冰雪解冻,蛰伏土中的动物开始苏醒活动。鱼儿从深水处向上游到冰层下。水獭将捕到的鱼陈放在岸边,像祭祀一般。鸿雁从南方飞来。
这个月,天子居住在东向明堂的左侧室,乘坐饰有用青凤命名的响铃的车子,车前驾着青色的高马,车上插着绘有青龙的旗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佩戴青色的饰玉,吃的是麦与羊,使用的器物纹理粗疏而通达。
这月的节气,是立春。在立春前三天,太史向天子察告说:“某日立春,木德当令。”天子于是斋戒,准备迎春。立春的那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去举行迎春的祭祀。祭毕回朝,在朝中赏赐公卿、诸侯、大夫。并命令三公发布德教,宣布禁令,实行褒奖,施与恩惠,下及所有百姓。褒奖赏赐之事,甲一落到实处,没有不当。于是命令太史遵守六典,奉行八法”负责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太阳所在的位置,月亮所经的地方,都要计算得丝毫不差,不得背离法度,要遵循旧章而不变。
在这个月里,天子于第一个辛日祭祀上帝,祈求五谷丰登。又于此后的第一个亥日,天子亲自把来相搬到自己的车上,放在穿甲衣的骏乘和驾车人之间,并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自耕种藉田。其做法是把来粗推入土里,天子推三下,公推五下,卿和诸侯推九下。,礼毕返回,天子在路寝举杯宴饮,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全部参加陪侍,这次宴饮称为“劳酒”。
在这个月里,天气往下降,地气往上升,天地之气和合混同,于是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天子下令布置春耕之事,命令田峻住在东郊,监督农夫都来整治疆界,审察和修整田间的小路和水沟。认真地考察丘陵、坡地、原瞩各种土地所适宜种植的作物,什么谷’物应在什么地方种植,将这些教导给农民。田峻一定要亲自做这些事。田事都已整饬妥当,是由于事先做好了封疆径遂的端正平直工作,农民才没有疑惑。
在这个月里,命令乐正到太学教练舞蹈,同时修正祭祀的法典。下令祭祀山林川泽,但不准许用母畜作祭品。禁止砍伐树木。不许捣毁鸟巢。不许杀害幼虫、已怀胎的母畜、刚出生的小兽、正学飞的小鸟,不许捕捉小兽和掏取鸟卵。不得聚集民众,不得修建城郭。要掩埋枯骨尸骸。
在这个月里,不可以举兵,举兵必定遭到天灾。要解甲休兵,更不可由我方发动战争。发令行事,不可使阴阳相犯,不可使刚柔相犯,不可使仁义违时。
孟春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会导致雨水不时,草木过早地凋零,国都中常有叫人惊恐的事发生。孟春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在百姓中流行瘟疫,暴风暴雨突然来到,羡黎、芳草、蓬篙等野草都很茂盛。孟春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导致水涝成灾,雪霜大至,稠无法下种。
仲春二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奎宿;黄昏时,弧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建星位于南天正中。春季的吉日是甲乙,于五行属木。尊崇的帝是以木德王的太眸,敬奉的神是木官句芒。动物中与木相配的是鳞虫。五声中与木相配的是角声,与此月相应的音律是夹钟。与木相配的成数是八。与木相配的五味是酸,五臭是擅。本月要祭祀户神,祭品中以脾脏为贵。
这个月开始下雨,桃树开始开花,黄鹏开始鸣叫,老鹰变成了布谷鸟。
这个月,天子居住在东向明堂的正室,乘坐有莺铃的车子,车前驾着青色的高马,车上插着绘有青龙的旗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佩戴着青色的饰玉,吃的是麦与羊,使用的器物纹理粗疏而通达。
在这个月里,要保护植物的萌芽,养育幼儿和少年,抚恤孤儿。要选择吉日,让老百姓祭祀土神。要命令有关官吏减少监狱中关狎的囚犯,去掉脚镣和手铐,对死囚处决后不要再陈尸示众,不要拷打犯人,要调解纠纷,尽量减少打官司。
这个月,燕子来到。在燕子来到的那天,用牛羊永三牲祭祀高谋之神。天子亲自前往,后妃率领后宫所有女眷陪同。在高谋神前,为怀孕的缤妃举行典礼,给她带上弓套,授给她弓箭,祈求高谋保佑生男。
这个月,日夜平分,开始打雷,闪电。蛰伏的动物都动了起来,开始钻出洞穴,回到地面。打雷的前三天,们发出教令说:“如果有谁敢在打雷时进行房事摇动木铎向百姓生下的孩子必有先天残疾,自己也会遭到灾祸。”因为日夜平分,所以要统一和校正各种度量衡的器具。
这个月,农夫们暂时有点空闲,就趁此机会整修门户。和住室的门户都要整修停当。不要兴兵和兴起大规模的劳役免妨害农事。宗庙,以
这个月,不要把川泽的水用光,不要使池塘干涸,不要焚烧山林。天子于是用羊羔祭祀司寒之神,然后开窖取冰,先献给庙中的祖先。在上旬的丁日,命乐正教练舞蹈,举行释菜礼。天子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自到太学去观看。中旬的丁日,又命乐正到太学去教练音乐。这个月,一般不用牲畜作祭品,而是用圭璧皮帛来代替。
仲春二月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国家就会发生大水,寒气就会突然降临,敌寇就会前来侵犯。此月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导致阳气经受不住,麦子不能成熟,百姓中频繁发生劫掠之事。此月如果实行夏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国家大旱,炎热的天气提前到来,虫螟危害庄稼。
季春三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胃宿;黄昏时,星宿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牵牛星位于南天正中。春季的吉日是甲乙,于五行属木。尊崇的帝是以木德王的太埠,敬奉的神是木官句芒。动物中与木相配的是鳞虫。五声中与木相配的是角声,与此月相应的音律是姑洗。与木相配的成数是八。与木相配的五味是酸,五臭是擅。本月要祭祀户神,祭品中以脾脏为尊。
悟桐开始开花,田鼠变化为鹤鹑一类的小鸟,天空开始出现虹,水中开始生浮萍。
天子居住在东向明堂的右侧室,乘坐有莺铃的车子,车前驾着青色的高马,车上插着绘有青龙的旗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佩戴青色的饰玉,吃的是麦与羊,使用的器物纹理粗疏而通达。
这个月,天子向太眸等先代帝王进献桑黄色的礼服,以祈求蚕事丰收。命令主管船只的官员将船翻个底朝上,检查有无漏洞,这样翻来覆去地检查五遍,才向天子报告说舟船准备停当。天子这才开始乘舟,向宗庙进献鳃鱼,以祈求麦子颗粒饱满。
这个月,生气正旺盛,阳气在发散,拳曲的芽都长了出来,直立的芽也都破土而出。在此阳气发散的月份,不可收纳财货。天子要施德行惠,命令主管官吏打开粮仓,无偿地分给贫困无依靠的人,救济缺钱少吃的人;打开府库,拿出其中所藏的布帛,周济天下。鼓励诸侯聘用名士,对贤人以礼相待。
这个月,天子命令司空说:“应时的雨水将要降落,地下水也将向上翻涌。要巡视国都和城邑,普遍地视察原野,整修堤防,疏通沟渠,开通道路,不许有障碍奎塞。打猎所用的捕兽的网、捕鸟的网、长柄小网、隐蔽自身的工具、为野兽准备的毒药,一概不准带出城门。
这个月,命令主管田野山林的官员禁止人们砍伐桑树拓树。斑鸡振翅高飞,戴胜落在桑间,人们准备好蚕箔、蚕箔架、圆的方的采桑筐。后妃们斋戒,亲自到东郊采桑,禁止妇女装饰打扮,减少她们的其他杂务,以鼓励她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养蚕。养蚕的事结束,把蚕茧分给妇女让她们缀丝,然后称量每人缥丝的轻重,以考查各人的成绩。蚕丝是用来供给制作祭天祭祖的祭服的,谁也不敢偷懒怠慢。
这个月,指令工师下令百工仔细检查五库物资的质量:即铜铁库、皮革牛筋库、兽角象牙库、羽毛箭杆库、油脂粘胶朱砂油漆库,不得混入次品。各种工匠都在干活,监工的人每天都要发出警告:“干活不要违背时令节气,不要制造过分奇巧的产品,以至于使天子产生讲奢侈图享受的念头。”
这个月的月底,选择吉日,举行大规模的音乐舞蹈联合演出,天子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临观看。这个月,使公牛公马与母牛母马在放牧中进行交配。把选作祭祀用的牲畜、小马小牛的数目都记录在案。命令国都的居民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在每个城门分裂牲体消除邪恶,以除净春时的不正之气。
季春三月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寒流时时出现,草木枯萎,国都发生大的骚乱。此月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会导致百姓多染时疫,该下的雨不下,山陵上的庄稼不收。此月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就会导致阴沉的天气增多,秋雨连绵的现象提前来到,战乱四起。
孟夏四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毕宿;黄昏时,翼宿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婴女星位于南天正中。夏季的吉日是丙丁,于五行属火。尊崇的帝是以火德王的炎帝,敬奉的神是火官祝融。动物中与火相配的是羽虫。五声中与火相配的是微声,与此月相应的音律是中吕。与火相配的成数是七。与火相配的五味是苦,五臭是焦。五祀中祭祀灶神,祭品中以肺脏为尊。
缕蛔开始鸣叫,蛆绷从土里钻出,王瓜开始生长,苦菜开花。
天子居住在南向明堂的左侧室,乘坐朱红色的车子,车前驾着赤色的马,车上插着绘有赤龙的旗子,穿着朱红色的衣服,佩戴赤色的饰玉,吃的是豆类和鸡,使用的器物高而大。
这个月有立夏的节气。在立夏的前三天,太史向天子察告说:“某日立夏,火德当令。”天子于是斋戒。立夏这一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夏。回朝后,颁赏群臣,分封诸侯,该褒奖的褒奖,该赏赐的赏赐,无人不高兴满意。于是命令乐师将礼和乐合起来练习。命令太尉,举荐俊杰,推荐贤良,选拔身体魁伟的人。分封的爵位,给予的傣禄,一定要和他们的职位相当。
这个月,草木更加茁壮高大,不要使它们有所毁坏。不要大兴土木,不要征发百姓,不要砍伐大树。
这个月,天子开始穿细葛布做的夏服。官员下去视察田地原野,代表天子慰劳农夫命令主管田野山林的,鼓励农民,不要耽误农时。命令司徒巡视全国各地,命令农夫努力耕作,不可仍留在城邑里休息。
这个月,要驱赶野兽使其不危害庄稼,不要举行大规模田猎。农民献上新麦,天子于是就着猪肉品尝新麦,在品尝之前先献给宗庙。
这个月,要采集和收藏各种草药。靡草枯死,麦子成熟的时季到来。对犯有轻罪的人,该审理的要及时审理,该断决的要及时断决,该释放的要及时释放。蚕桑之事结束,后妃向天子献上蚕茧,于是向养蚕的人收取茧税。茧税的多少,以分配给养蚕人桑树的多少为准,不分贵贱长幼,均不例外。以征收的蚕茧,制作祭天祭祖的祭服。这个月,天子饮用酣酒,欢宴群臣,既用音乐助兴,又用礼正尊卑。
孟夏四月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就会导致苦雨频繁到来,五谷不长,边境上的居民因外敌入侵而躲进城堡。此月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导致草木提前枯萎,接着发生洪水,毁坏城郭。此月如果施行春季的政令,就会导致蝗虫为灾,暴风袭来,草只开花而不结实。
仲夏五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东井;、黄昏时,亢星位于南夭的正中;拂晓时,危星位于南天的正中。夏季的吉日是丙丁,于五行属火。尊崇的帝是以火德王的炎帝,敬奉的神是火官祝融。动物中与火相配的是羽虫。五声中与火相配的是微声,与五月相应的音律是袭宾。与火相配的成数是七。与火相配的五味是苦,五臭是焦。五祀中祭祀灶神,祭品中以肺脏为尊。
小暑来到,蝗娘出生,伯劳开始鸣叫,而百舌鸟却停止了叫二少尸。
天子居住在南向明堂的正室,乘坐朱红色的车子,车前驾着赤色的马,车上插着绘有赤龙的旗子,穿着朱红色的衣服,佩戴赤色的饰玉,吃的是豆类和鸡,使用的器物高而大。顺应本月时气,要收养壮健有力之士。
这个月,命令乐师检修豢擎鼓,调节琴瑟管箫,手持干戚戈羽,调和竿笙旎簧,整饬钟馨祝敲,为向天帝祈雨作好准备。又命令有关官员祭祀名山大川和各条河流的源头为百姓祈雨,并举行大规模地向天帝求雨之祭,各种乐器和文舞武舞一齐登场。于是又命令各地长官也举行求雨之祭,祭祀那些有功于民的前代国君公卿,以求他们保佑使谷粒饱满。农民在这个月进献黍子。
这个月,天子就配着雏鸡品尝新黍,品尝之前,先献给宗庙,同时进献的还有樱桃。命令百姓不要割蓝草染布,不要烧灰,不要晒布。都门里门不要关闭,关卡和市场不要搜索。这个月对重罪囚犯要表示优待,增加他们的饮食。放牧时,要把牡马单独分开,把公马系住。颁布关于养马的政令。
这个月,白天最长,阳气虽盛,阴气也开始产生,二者形成争斗之势,死生的分界也由此开始。所以君子要斋戒身心,即使在家也不可赤身露体,不可急躁;要暂停歌乐,不近女色,不要殡妃进御;要吃清淡的食品,不要追求五味俱全;要节制嗜欲,平心静气;各个器官处于安静状态,作事不可贪快,以等待阳阴斗争的结果。这个月,鹿角开始脱落,知了开始鸣叫,半夏出苗,木谨开花。
这个月,不可在南方用火。可以住在高明之处,可以从高处向远处眺望,可以登上山陵,可以住在台榭。
道各仲夏五月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冰雹冻伤庄稼,路不通,盗贼到来。如果施行春季的政令,就会导致五谷晚熟种害虫一时皆起,国家遭到饥荒。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就会导致草木凋零,植物提前结实,百姓受到疫疾的祸害。
季夏六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柳宿;黄昏时,火星位于南天的正中;拂晓时,奎星位于南天的正中。夏季的吉日是丙丁,于五行属火。尊崇的帝是以火德王的炎帝,敬奉的神是火官祝融。动物中与火相配的是羽虫。五声中与火相配的是徽声,与本月相应的音律是林钟。与火相配的成数是七。与火相配的五味是苦,五臭是焦。五祀中祭祀灶神,祭品中以肺脏为尊。
这个月,温风开始吹起,蟀蟀移居墙壁之下,.鸦鹰开始学习飞翔搏击,腐烂的草变为萤火虫。
天子居住在南向明堂的右侧室,乘坐朱红色的车子,车前驾着赤色的马,车上插着绘有赤龙的旗子,穿着朱红色的衣服,佩戴赤色的饰玉,吃的是豆类和鸡,使用的器物高而大。命令渔师捕取蛟、髦、龟、奄进献。命令泽人进献可以编织器物的苇草。
这个月,命令主管山林川泽的官员把全国各地按规定应交纳的喂养牲畜的草集中起来,用来饲养牺牲。命令百姓人人都要出力,以供给祭祀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之用,以祭祀宗庙和社樱的神灵,以为民求福。
这个月,命令妇官将丝帛染成彩色,染的各种颜色和花纹,无论是黑黄苍赤,还是脯敝文章,都要严格地遵循过去的成法,不许有一点差错、这样一来,染出的成品,件件合格,不敢欺骗作假。染好的丝帛,用来供给制作祭天祭祖的祭服,用来制作各种旗子和各种名号的标志,用来区别贵贱等级的不同。
这个月,树木正在生长旺盛。于是命令主管山林的官员入山巡视林木,严禁砍伐。这个月,不可以大兴土工,不可以会合诸侯,不可以兴师动众。不要发动大规模的摇役,以致于动摇生养之气,不要过早地发布摇役之令惊扰民众,以致于妨害土神的工作。这个月雨水充沛,土神将于此时成就农事,如果发动大规模的摇役就会遭到天灾。
这个月,土地湿润,天气湿热,大雨不断,可以把除下的草晒干烧掉,文放水浸泡,这就好像用滚开的水烫过一般,对于消灭杂草十分有利。这样,可以使田地肥沃,可以改善板结的土地。
季夏六月如果施行春季的政令,谷籽就会未熟先落,国人就会较多地伤风咳嗽,百姓就会迁移搬家。如果施行秋天的政令,就会高地洼地都出现水灾,庄稼不熟,怀孕的妇女容易流产。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使寒潮不按时令来到,鹰集提前搏击,四境受到侵扰,居民躲入城堡。
四时的中间属土:中间的吉日是戊己。尊崇的帝是以土德王的黄帝,敬奉的神是土官后土。与土相配的动物是课虫。与土相配的五声是宫,相应的音律是黄钟之宫。土的生数是五。与土相配的五味是甘,五臭是香。五祀中祭祀中雷,祭品中以心脏为尊。天子居住在明堂中心的太室,乘的是大格,驾车的是黄马,车上插着绘有黄龙的旗子,穿黄色的衣服,佩黄色的饰玉,吃的是谷子和牛肉,使用的器物圆而大。
孟秋七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翼星;黄昏时,建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毕星位于南天正中。秋季的吉日是庚辛,于五行属金。尊崇的帝是以金德王的少眸,敬奉的神是金官薄收。与金相配的动物是毛虫。与金相配的五声是商声,与本月相应的音律是夷则。与金相配的成数是九。与金相配的五味是辛,五臭是腥。五祀中祭祀门神,祭品中以肝脏为尊。这个月,凉风开始吹,露水开始降落,寒蝉开始鸣叫,老鹰于是祭鸟,开始对犯人杀戮处决。这个月,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左侧室,乘白色的兵车,驾白马,车上插着绘有白龙的旗子,穿白一色的衣服,佩白色的饰玉,食品是麻籽和狗肉,使用的器物外有棱角内部深邃。
这个月有立秋的节气。立秋前三天,太史察告天子说:“某日立秋,金德当令。”天子于是斋戒,准备迎秋。立秋那天,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在西郊设坛祭祀白帝少眸。礼毕回朝,天子在朝堂赏赐将帅和勇士。于是天子命令将帅挑选士卒磨砺武器,精选杰出人才加以训练,专任有功之将,以征讨不义之人,对欺下慢上的人问罪诛杀,以表明爱憎,使远方的人知所归顺。
这个月,命令有关官员修习法令制度,修缮监狱,准备脚镣手铐,禁止奸恶之事,警惕犯罪分子,务必逮捕归案。命令法官亲自察看罪犯的伤、创、折、断情况;判决案件,一定要公正,杀戮有罪,要严肃地量刑。天地之间开始有肃杀之气,不可以宽纵。
这个月,农民开始收谷。天子品尝新谷,首先奉献宗庙。命令百官开始施行收敛之政,完善堤防,检查水道有无堵塞,以防备水灾。要修缮宫室,加固墙壁,修补城郭。这个月,不要分封诸侯,不要委任大官,不要赐予臣下土地,不要向外国派出高级使节,不要馈赠别人厚礼。
孟秋七月如果施行冬天的政令,就会导致阴气太盛,甲虫危害谷物,敌兵来侵。如果施行春天的政令,就会导致国家发生旱灾,阳气回归,五谷不会结籽。如果施行夏天的政令,就会导致国内经常发生火灾,冷热不常,百姓多患疟疾。
仲秋八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角宿;黄昏时,牵牛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紫稍星位于南天正中。秋季的吉日是庚辛,于五行属金。尊崇的帝是以金德王的少眸,敬奉的神是金官募收。与金相配的动物是毛虫。与金相配的五声是商,与本月相应的音律,是南吕。金的成数是九。与金相配的五味是辛,五臭是腥。五祀中祭祀门神,祭品中以肝脏为尊。
这个月,开始刮大风,大雁从北来,燕子归向南方,群鸟储藏食物过冬。
这个月,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正室,乘白色的兵车,驾白马,车上插着绘有白龙的旗子,穿白色的衣服,佩白色的饰玉,吃麻籽和狗肉,使用的器物外部有棱角而内部深邃。
这个月,要赡养衰老的人,赏给他们几案和手杖,赐予他们稀粥饮食。于是命令司服,.置备祭服,祭服上的图案,该画的画,该绣的绣,祭服的大小长短,都有一定之规;祭服以外的他服也有规矩,置备时一定要遵循成法。帽子和带子也有常制。于是命令有关官员,重申要严肃执行法律,或斩或杀,刑必当罪,不得贪赃枉法,任意轻重;如果贪赃枉法,故出故入,执法者将反坐,也不会有好下场。
这个月,命令太宰、太祝巡视用以祭祀的牺牲,看它是否完好无损;再检查一下它吃的草料,看它的肥瘦如何;还要察看它的毛色,一定要符合成例和不同种类祭祀的需要;还要衡量它的大小,角的长短,都要符合要求。牺牲的完整、肥瘦、毛色、大小、长短这五个方面都符合要求,上帝才会来飨。天子于是举行滩祭,以使金秋之气通畅。就着狗肉来品尝新收的麻籽,在尝新之前,先敬献宗庙。
这个月,可以修筑城郭,可以建设都邑,可以挖掘地窖,可以修理粮仓。于是命令有关官员,催促农民收获,务必要储存干菜,多积聚些柴米,以备过冬。鼓励农民种麦,不要错过农时;如果错过农时,严惩不贷。这个月,白天黑夜一样长,开始停止打雷,蛰伏越冬的动物开始在洞口培土,阴气逐渐旺盛,阳气日趋衰退,河水开始干涸。当此昼夜相等之时,要统一和校正各种度量衡器具。
这个月,要减轻关卡和市场的税收,招来外地客商,引进各种货物,以便利百姓。四方客商云集而来,连穷乡僻壤的人都来交易,这样,财物就不会缺乏,天子用钱不缺,什么事都可以办成。凡有重大举动,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要顺应阴阳之时,谨慎的因其事类,不可随心妄为。
仲秋八月如果施行春季的政令,就会导致该下的秋雨不下,不该开花的草木又重新开花,国内发生叫百姓惊恐的事。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其国发生旱灾,蛰虫也不进入洞穴藏身,各种作物又重新生长。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导致风灾屡次发生,雷声提前消失,草木早死。
季秋九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房宿;黄昏时,虚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柳星位于南天正中。秋季的吉日是庚辛,于五行属金。尊崇的帝是以金德王的少眸,敬奉的神是金官暮收。与金相配的动物是毛虫。与金相配的五声是商,与本月相应的音律是无射。金的成数是九。与金相配的五味是辛,五臭是腥。五祀中祭祀门神,祭品中以肝脏为尊。
这个月,大雁继续南飞,雀进入大海变为蛤咧,菊开黄花,豺将捕杀的野兽四面摆放如同祭祀。
这个月,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右侧室,乘白色的兵车,驾白马,车上插着绘有白龙的旗子,穿白色的衣服,佩白色的饰玉,吃麻籽和狗肉,使用的器物外有棱角而内部深邃。
这个月,再次严明号令,命令百官不分贵贱都要从事收敛工作,以会合天地的进入收藏时期,不得有宣泄散出的行为。于是命令家宰,在农作物全都收获之后,把各种谷物的产量登记造册,把藉田的收获藏于神仓之中,毕恭毕敬,盖藏完密。
这个月,开始下霜,各种工匠都停工休息。命令有关官员说:“寒气将突然来到,百姓经受不住,让他们都从野外的庐舍中搬回家里。”上旬的丁日,命令乐正到太学教练吹奏管乐。这个月,天子要遍祭五帝,祭祀宗庙,要向天子察告,牺牲已经备好。天子要召集诸侯和各地长官,为他们规定制度,向他们颁授来年的朔日,和诸侯征税于民的轻重之法、向天子交纳贡赋的数量。贡赋的数量,是以各诸侯国距离京师的远近和各诸侯国土地适于生产什么为依据。这些贡赋,是用来供给祭天、祭祖的,不得以奇裹之物贡献取悦。
这个月,天子举行田猎,好借此机会教民战阵,练习五种兵器的使用,并颁布乘马的政令。田猎时,天子命令田仆和七验都把车子驾好,车上分别插有族、旎一类的旗子,分配车辆是按照田猎者的身份等级,车马人众的队列整齐地排列在猎场大门口的屏障之外,司徒腰里插着教鞭,面向北告诫行将田猎的人众。然后天子身着戎装,弯弓射箭而猎。猎毕,命令主管祭祀的官员,用猎获的鸟兽祭祀四方之神。
这个月,草枯黄,树叶落,于是砍伐木柴烧炭。蛰虫都钻进了洞穴,并都用泥土封塞洞口。于是催促结案和处决囚犯,不可把这些事拖到来年。傣禄和爵位有不适当的,不应由官府供养的,要核实后予以注销。这个月,天子就着狗肉来品尝新稻,在尝新之前,先敬献宗庙。
季秋九月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其国大水,储以过冬的粮食蔬菜腐败,老百姓容易伤风感冒。如果施行冬天的政令,就会导致国多盗贼,边境不宁,叛者割据土地。如果施行春季的政令,就会导致暖风吹来,百姓的精神懈怠懒惰,战争兴起。
孟冬十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尾宿;黄昏时,危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七星位于南天正中。冬季的吉日是壬癸,五行属水。尊崇的帝是以水德王的撷项,敬奉的神是水官玄冥。与水相配的动物是介虫。与水相配的五声是羽,与本月相应的音律是应钟。水的成数是六。与水相配的五味是咸,五臭是朽。五祀中祭祀行神,祭品中以五脏的肾脏为尊。
这个月,水开始结冰,地开始上冻,野鸡潜入淮水化为蛤咧,天空中的虹不再出现。
这个月,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左侧室,乘黑色的车,驾黑色的马,车上插着绘有黑龙的旗子,穿黑色的衣服,佩黑色的饰玉,吃黍米和猪肉,使用的器物中间大而口小。
这个月,有立冬的节气。立冬前三天,太史向天子察告说:“某日立冬,水德当令。”天子于是斋戒。立冬这一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回朝后,奖赏为国捐躯的人,对死者留下的孤儿寡妇进行抚恤。
这个月,命令太卜用牲血涂抹龟甲着草,通过审视兆象卦象来判断吉凶,考察是否有阿谈拍马结党营私的人,使他们的罪行无法掩蔽。
这个月,天子开始穿皮衣。命令主管官吏说:“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天。”命令百官要特别留心府库仓凛的收藏。命令司徒巡视露天堆放的禾稼、柴草,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收藏起来。要加固城郭,加强城门里门的戒备,修理门栓门鼻,谨慎保管钥匙,加固印封;要加强边防,缮修要塞,留心关卡桥梁,堵塞小路;要正伤丧事的规定,明辨装硷死者需要用衣的多少,、审察内棺外撑的厚薄,营造坟墓的大小、高低、厚薄的尺寸,务使其合乎贵贱的等级。
这个月,命令工师考核百工的成绩,摆出工匠制作的祭器,看,是否合乎法度程式。不得制作过于奇巧之物,以至于使天子产生一讲奢侈图享受的心理。一定要以坚固精致者为上等。器物要刻上制造者的名字,以便将来考查其有无欺骗行为。如果材料精美而器不坚固,必治其罪,并追究其原因。
这个月,天子、诸侯邀集群臣举行大饮,并于姐上放置全牲。天子祭祀日月星辰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大量杀牲以祭祀社神及城门里门之神。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先祖和五祀,慰劳农夫并且让他们休息。天子于是命令将帅讲习武备,练习射箭和驾车,比赛普力。
这个月,命令水虞和渔师征收水泉池泽之税,不准借此侵扰盘剥百姓,以致于使百姓归怨于天子。如有此种情况发生,严惩不贷。
孟冬十月,如果施行春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冰封地冻不严密,地下的阳气泄到地面,百姓多所流亡。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国多暴风,冬季而不寒冷,蛰虫又从地下钻出。如果施行秋天的政令,就会导致下霜下雪不按时,小的战争不断发生,国土被敌人占领。
仲冬十一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斗宿;黄昏时,东壁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珍星位于南天正中。‘冬季的吉日是壬癸,五行属水。尊崇的帝是以水德王的撷项,敬奉的神是水官玄冥。与水相配的动物是介虫。与水相配的五声是羽,与本月相应的音律是黄钟。水的成数是六。与水相配的五味是咸,五臭是朽。五祀中祭祀行神,祭品中以肾脏为尊。
这个月,冰结得更厚,地开始被冻裂,鹃旦不再鸣叫,老虎开始交配。
这个月,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正室,乘黑色的车,驾黑色的马,车上插着绘有黑龙的旗子,穿黑色的衣服,佩黑色的饰玉,吃黍米和猪肉,使用的器物中间大而口小。
这个月杀气旺盛,所以伤令军士战则必有牺牲的决心。命令有关官员说:“土工活不许做,千万不要打开盖子,不要让房屋露顶及不要调集大批劳力干活,以封固阴气之闭藏。”如果打开藏物之处的盖子,调集大批劳力干活,地气就将泄漏,这就叫做开启天地用来闭藏万物的房舍。这样一年,各种蛰伏的动物就会死去,百姓也会染上流行性疾病,并导致丧命,这个月就被称之为“畅月”。
这个月,命令阉尹重申宫中禁令,审视宫内门户,小心宫内房屋,内外的门都要关闭。要减轻妇女的劳动,不许妇女制作过分奇巧之物,即令是皇亲国戚和天子宠幸的,也一律禁止,没有例外。命令负责酿酒的官员:用以酿酒的袜稻要选择同时成熟的,酿酒使用的曲一定要及时,浸泡和炊蒸的过程一定要清洁,使用的泉水一定要香甜,使用的陶器一定要精良,火候一定要掌握好。根据以上六点,、由负责酿酒的官员监督酿造,不许有任何差错。天子命令有关官员祭祀四海、,大川、大河之源、深渊大泽以及井泉之神,祈求福佑。
这个月,农民如有未加收藏积聚的禾稼,或将马牛等家畜纵其在外乱跑者,别人可以牵走,官府对此不予追问。山林蔽泽之中,有能让百姓采摘草木果实及猎取鸟兽的地方,野虞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有侵夺他人劳动果实者,定加处罚,决不宽恕。
这个月,少白天最短,阴气虽盛,阳气也开始产生,二者形成争斗之势,诸物之生气开始动作。君子斋戒,居处要深邃,身心要安宁,摒除声色,禁绝嗜欲,安定身心,遇事不急,等待阴阳斗争的结果。这个月,芸草始生,荔挺出芽,蛆卿出穴屈首向下,糜鹿的角开始脱落,水泉开始涌动。白天最短的月份,宜于砍伐树木和割取箭竹。
这个月,可以把闲散无事的冗官免掉,去掉无用的器物。粉刷宫庭的门户,修筑牢狱。这些都是帮助天地闭藏的措施。
仲冬十一月,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会导致国内发生旱灾,雾气嚎嚎,冬天打雷。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就会导致经常雨雪交加,瓜瓤不收,国内有大战发生。如果施行春天的政令,就会导致蝗虫为灾,河水井水一齐干竭,百姓多患恶疮。
季冬十二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婴女宿;黄昏时,娄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氏星位于南天正中。冬季的吉日是壬癸,五行属水。尊崇的帝是以水德王的撷项,敬奉的神是水官玄冥。与水相配的动物是介虫。与水相配的五声是羽,与本月相应的音律是大吕。水的成数是六。与水相配的五味是咸,五臭是朽。五祀中祭祀行神,祭品中以肾脏为尊。
这个月,大雁向北飞,鹊开始筑巢,野鸡开始鸣叫,鸡开始下蛋。
这个月,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右侧室,乘黑色的车子,驾黑马,车上插着绘有黑龙的旗子,穿黑色的衣服,佩黑色的饰玉,吃黍米与猪肉,使用的器物中间大而口小。这个月,命令有关官员举行大规模地驱除疫鬼的仪式,在国都的所有城门分裂牲体以消除邪恶;命令官员制作土牛,用来送走寒气。老鹰凶猛迅捷。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对帝之大臣的祭祀,对天神地祗的祭祀,这个月进行完毕。
这个月,命令渔师开始捕鱼,天子亲往观看。于是天子品尝新捕之鱼,在品尝之前,先敬献宗庙。此月冰正厚,无论是流动的水还是不流动的水,都又厚又结实地结成了冰。于是命令凿取、冰块,存入冰窖。命令农官告示百姓,从仓库中取出五谷的种子,细加选择;又命令农官计划藕耕之事,修好来相,准备好一切农具。命令乐师组织太学生进行一次吹奏乐的大合奏,然后宣布学年结束。命令主管山林川泽的官员,将应征收的薪柴征收上来,用来供给祭天祭祖及其他各种祭祀所用的烧柴及火把的需要。
这个月,日、月、星都运行了一圈,又回到了老地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差不多也算过完了,新岁行将开始。要让你的农民专心务农,不要派他们干别的活。天子和公卿大夫共同整顿国家的常典,讨论适应季节需要的政令,以便适宜于来年实行。命令太史把所有的诸侯按国之大小排列出一个名单,以便确定每个诸侯应交纳牺牲的数额,以供祭祀上帝、土神和谷神。又命令与天子同姓的诸侯,有义务提供祭祀宗庙所需的牺牲。又命令小宰编排自卿大夫下至平民各自占有土地的数额,据此向他们征收牺牲,以供给山林名川的祭祀。总之,凡是生活在普天之下九州之内的居民,无不贡献他们各自的力量,以供给皇天上帝、社授宗庙、山林名川的祭祀的需要。
季冬十二月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就会导致白露早降,甲虫为祸,四面边境上的居民要进入城堡避敌。如果施行春天的政令,就会导致尚未出生的和刚刚出生的小动物多被损伤,国人易患不易治愈的病,这种现象被称作反常。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会导致水灾为害国家,该下雪时反而不下,冰冻融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