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网络middot实力诗人风采 [复制链接]

1#

季风,原名张忠军,曾用笔名萌朦,中诗社专栏作家,海外凤凰诗社特约诗评者,编辑。年旅居日本,曾与友人创办文学杂志《蓝》。现为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会员。

季风(日本)的诗

在海上

白天的海

比蓝天还蓝

夜晚的海

比黑夜更黑

海上的蜃楼

移动的陆地

从梦中醒来

远方还在远方

面对大海

读一本书

比远方远

比大海大

脚印

每天都重复同一个动作

驮着同一条路

扣上报到的脚印不是同一天

总是在雨中在雪里

走出最难的日子脚印最深刻

不要担心

灰尘会掩埋些许的痕迹

踩过黄叶若掉下的发丝

在脑子里结出硕果

那花朵

总是要在

这一步落后下一步迈出

阳光穿过白桦树的指间

倾斜的躺在林道

脚印像骑在斑马的背上

风也披着绿荫飞来

亮出闪烁的银剑

夸张时针雕琢的速度

没有疆绳能拉住远去的步伐

路途摊开一把卷尺

丈量这脚印的漫長

踏实地将每日

都盖上自己鲜红的印章

无数个井

把地球收入网中

诱惑的远方

结满忧郁的十字

横立是墙壁

竖起成天梯

各式各样的弯曲

始终围绕道的主题

连接两个世界的秘密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侥幸钻空子找到出口

可惜从未有漏网之鱼

老屋

他是在残缺的土坯墙围着的院子里

佝偻着腰

拄着一棵枯木的拐杖

风呼呼的

通过破损的窗户喘着粗气

柴门伊呀伊呀

咧着豁牙子嘴翻来复去磨叨一句话

青苔顺着脱了皮的脚根慢慢向上爬

蜘蛛在房檐下编织网络的面孔

常常在深夜被他的咳嗽声惊醒

在千里之外的百尺高楼里

点燃记忆的油灯

欢快的岁月

就跟着火光从裂开的缝隙间窜出来

那棵又長满叶子的古木

在我脑子里又绿了一遍

听琴

一匹白马奔跑着

它的蹄子踏下一路音符

一根马尾的琴弓

拉出缕缕昔日的炊烟

两只羊角辫

扎着丝丝尘封的故事

甩打着一片片花瓣

飘落纷飞的彩蝶

四月的天空噙不住泪水

就织出春雨的银弦

滋润的心田

就冒出青绿的记忆

舞蹈在轻风里碧浪无边

过河

畅游一条河

同时被一条河流过

快乐奔腾

幸福是一条河

钟情于河就顺水而去

河是水路运载毕生

苦难拉不直曲折

忧愁是一条河

每过一条河都会挨上一刀

伤痕是每一条河

活就是要渡河

直到被周身纵横的河淹没

那一个人

我总想成为一个人

成为了一个人

又想成为另一个人

或怀恋过去那一个人

我取下鹰的翅膀

安装在胳膊上

再换上虎头

長着龙身凤尾

用豹子的爪跑步

我看见没羽翼的飞鹰

掉了脑袋的猛虎

无头之蟒蛇

少了羽翎的凤凰

失去腿的猎豹

我找不到那一个人

把那一个人

拆解成不是那一个人

我到底是哪一个人

鸡毛与云朵

天瓦蓝云雪白

总让我看着失神

总让我失神看着

看着看着

就看到小时候

那个

因母亲缺奶

家境又难的孩子

从城里送到农村姥爷家

一个小不点

在院子里

吹着鸡毛玩

吹着吹着

一阵秋风袭来

鸡毛飞的好远好高

飘着飘着

就飘成天空的云朵

小孩

長成今天的我

总想写轻云一样的诗

总想诗像云一样的轻

吹鸡毛的小孩

看云朵的我

诗歌随笔

片言只语

文/季风(日本)

爱上诗本身就是痛苦的开始,走吧,别无选择,既然已经上路。

而我像爱了一个永远离我而去的仙女,竟然要用尽毕生去追逐她的背影。

是生活走在时代的交叉口,让激情和意境融合,孕育出可爱的孩子。

走过千年的碑文秀美,可谁愿活在墓穴中,于庙宇里复读经文,捧着墓碑炫耀创造不出的新鲜未来,唯有执着开拓求索突破,涌动自由的风。

孤独在寂寞的屋里,编织心空的风雨星辰,感觉不到的无知,窗外阅读的阳光,看不到里面黑色的故事。

一条鱼在玻璃缸中畅游其说,隔着玻璃谈见到的世界,谁潜水在一杯之海,被透明淹没着眼睛。

在塔中建塔永远走不出塔,以诗写诗,只是装饰文字,要浸泡在社会的咸菜缸里,腌出生活的盐味来。

太阳里面有黑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影,把光芒给世界,让孤独食尽暗淡,总盯着伤疤把自己唱成伤口,常龟守在夜里把自己喊成黑户。

用语言表达语言表达不出的语言,让语言冲破语言的外观,把语言缩进语言的内心,任语言里应外合的暗地里勾搭,诗歌百般折磨语言的苦痛,语言痛苦的产生诗歌的快乐。

不是每日的垃圾,在深海潜伏凝聚光灿的珍珠,不是铅字,麻成汉文的秘码,思想的星光照亮心灵的遂道,不是小家闭月的风雅,是国风横扫时代的春秋。

从心里流出血的句子流入心里,不是阴云遮蔽晴空的面容,沟通灵魂的言语像清澈的湖泊,水天一色。

谁加色彩装饰你的美丽,谁添洒佐料调配你的味道,把它们全都挑出去,爱的是纯净的你。

喜欢赶着晨光到菜市场,拥挤在喧闹的人群,穿梭于街道上,目睹收获的新鲜,挑选今天,回到家的夜晚,总是觉得,有许多蜜蜂跟着我,在脑海嗡嗡,好似回到了蜂巢在梦穴里倾诉,酝酿甜美的歌。

我是说:文句静待字典里,诗魂的天地是生活!

诗歌评论之一

读季风的诗歌

文/白频(辽宁)

季风的作品,读起来总是有一种赏心悦目、唯美动人的感触,笔下的言辞,或溪水潺潺、或金鸡报钟、或温婉柔丽、或波涛汹涌;他写海写得呼啸天地,写马、描蹄印,写得有声有色,烟嚣尘上,嘚嘚作响的动词运用,幽怨哀长;“阳光穿过白桦树的指间/倾斜的躺在林道/脚印像骑在斑马的背上”(《脚印》),诗在穿梭岁月的指尖路上,又总是在滴水穿石、花开花落的花草棵间,把日子埋在深深的雪里,或幻想海市蜃楼,或醒来呢喃足印的前方。路,在远方或脚下,无论怎样的弯曲,在他看来皆是过眼云烟,皆是人生的履历与斑斓。驮着马蹄声上路,徜徉在林道上,掩埋住路边的苦楚;既然上路了,就他永不回头;既然热爱他就一意孤行,这就是一个诗者高举雪亮的一盏路灯,回望老屋的古树,身背剑柄;当剑出鞘的那一刻,无论是海上、雪地或马背上,总能仰天长啸,笑对人生。

在槐树底下听琴,在老屋品读岁月的钟声,那些滴滴点点的往事,那些弯曲且充满各式各样诱惑的山路草丛,是他儿时的记忆,是那些系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令他回忆、难忘的井边辘轳,狗吠鸡鸣。他行进中海上的船,在他的手上,又总是喜欢呼之欲出地幻化出海市蜃楼。前面的河水在宽,他也是克服万难闯关;脚下的泥泞再险,他总是饮风饮雪战胜困难。读他的诗歌字里行间离尘埃很近,与土地又很情深;贴切的文字,厚重的意蕴,总是粘着你的眼睛一气呵成。在那些充满泥土芳香的思绪之下,我读出了他的文字工力与打磨,读懂了他的精髓与洒脱;翻阅他的作品,等同于登了一次雪山,过了一趟黄河;期间的一种抉择、一种毅力、一种澎湃的内力,贯穿了他诗歌的表里。

与季风相识在凤凰诗社的群里,他的隐忍,奋进、洒脱、好学,正如他的诗歌笔力那样,让人读后且拥有了超过大海的襟怀,阅后有一种勇于牵阳光,抽打马背的士气,手上与腕上的臂力,时刻准备用缰绳丈量着生活的苦辣酸甜,星辰日月;时刻准备着操盘生命曲线的调色。诗人的梦想与情怀,在苍天厚土之上,在江河奔流的途中,他以自己独有的笔墨和色调,与文学的梦想不离不弃,时时刻刻都在实施丈量着日月、流水与星河。

在海上

白天的海

比蓝天还蓝

夜晚的海

比黑夜更黑

海上的蜃楼

移动的陆地

从梦中醒来

远方还在远方

面对大海

读一本书

比远方远

比大海大

以大海的襟怀说大海,就拥有了超过大海的襟怀。白天说海与夜晚说海,已将视觉的颜色,幻化出浓重的生命的色彩;将船,呼之欲出地幻化出海市蜃楼的远天,颠簸摇动的海面,那远近幻化出的碧色与素颜,把诗人的内心,勾引的比大自然的景观更美更甜。梦醒之后,甜美的心依旧没有从梦中醒来,面对书卷一样的大海,刹那间,诗人的梦想便悠然出浪漫的感动与情怀。

脚印

每天都重复同一个动作

驮着同一条路

扣上报到的脚印不是同一天

总是在雨中在雪里

走出最难的日子脚印最深刻

不要担心

灰尘会掩埋些许的痕迹

踩过黄叶若掉下的发丝

在脑子里结出硕果

那花朵

总是要在

这一步落后下一步迈出

阳光穿过白桦树的指间

倾斜的躺在林道

脚印像骑在斑马的背上

风也披着绿荫飞来

亮出闪烁的银剑

夸张时针雕琢的速度

没有疆绳能拉住远去的步伐

路途摊开一把卷尺

丈量这脚印的漫長

踏实地将每日

都盖上自己鲜红的印章

每一个人的脚印,都拥有每一个人独特的风采;岁月走着岁月的过去与明天,每一天匆匆忙忙的脚步,总是日夜兼程地走着每一天。每一步的丈量都是一首美丽的诗,一曲潺湲的小溪呢喃着唯美与浪漫。扣紧鞋子的每一天,风霜雨雪的深刻体验,那是黄叶落发,印辙结下果实的慨叹。阳光抽打着马背的明天,缰绳丈量着生活的苦辣酸甜,唯有良心的卷尺,才能时刻丈量着良心的正反。

无数个井

把地球收入网中

诱惑的远方

结满忧郁的十字

横立是墙壁

竖起成天梯

各式各样的弯曲

始终围绕道的主题

连接两个世界的秘密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侥幸钻空子找到出口

可惜从未有漏网之鱼

每一眼井,都在默默无闻地等待着自己的未来,路。护送着打水的人,憧憬着生命的明天。人类发展到了现在,徒步打水的岁月早已离楼房似近似远。村头的那眼老井似曾相识,孩提的记忆也在似近似远地走向了远天。笔直的楼房正在绕着弯路,呢喃着岁月的明天,日子在路的尽头,与路一样遥远。

老屋

他是在残缺的土坯墙围着的院子里

佝偻着腰

拄着一棵枯木的拐杖

风呼呼的

通过破损的窗户喘着粗气

柴门伊呀伊呀

咧着豁牙子嘴翻来复去磨叨一句话

青苔顺着脱了皮的脚根慢慢向上爬

蜘蛛在房檐下编织网络的面孔

常常在深夜被他的咳嗽声惊醒

在千里之外的百尺高楼里

点燃记忆的油灯

欢快的岁月

就跟着火光从裂开的缝隙间窜出来

那棵又長满叶子的古木

在我脑子里又绿了一遍

喊着老屋宛若喊着人类的血缘,圆石、土坯垒成的老屋里,驻扎着人类崇尚文明的盘点。佝偻着腰的老人,永远赋予我们的血液与源泉,柱着拐杖的岁月,永远默默无闻地搀扶着我们的昨日与明天;青苔咧嘴说话的那一刻,正印证着我们的祖辈与父辈,从油灯的记忆中,踽踽地佝偻着腰,仰望着茂密的大树,遮天。

听琴

一匹白马奔跑着

它的蹄子踏下一路音符

一根马尾的琴弓

拉出缕缕昔日的炊烟

两只羊角辫

扎着丝丝尘封的故事

甩打着一片片花瓣

飘落纷飞的彩蝶

四月的天空噙不住泪水

就织出春雨的银弦

滋润的心田

就冒出青绿的记忆

舞蹈在轻风里碧浪无边

听着嘚嘚嘚的韵点马蹄花瓣,宛若进入了维纳斯的音乐舞台;蹄儿踏下的韵律里,有炊烟有童年,有儿时跳格子的笑声,有扎着羊角小辫弯曲的记忆回环。蜂蝶鹐花落瓣时的岁月古典,总是比春弦还愉悦可爱。

过河

畅游一条河

同时被一条河流过

快乐奔腾

幸福是一条河

钟情于河就顺水而去

河是水路运载毕生

苦难拉不直曲折

忧愁是一条河

每过一条河都会挨上一刀

伤痕是每一条河

活就是要渡河

直到被周身纵横的河淹没

从一条河上走过,哗啦啦的流水声,奔腾着岁月的蹉跎、门槛、幸福与无奈;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规律里,苦难永远有跑快、拉直的那一天。忧伤,有时会被河水戏玩,在生命的每一条长河里,那些挨上一刀又一刀的河流,又总是振奋这着精神,跟着淙淙潺潺死的河水,流向远天。

那一个人

我总想成为一个人

成为了一个人

又想成为另一个人

或怀恋过去那一个人

我取下鹰的翅膀

安装在胳膊上

再换上虎头

長着龙身凤尾

用豹子的爪跑步

我看见没羽翼的飞鹰

掉了脑袋的猛虎

无头之蟒蛇

少了羽翎的凤凰

失去腿的猎豹

我找不到那一个人

把那一个人

拆解成不是那一个人

我到底是哪一个人

蒙太奇的科幻手法,将一个人活生生地拆解,再活生生地去幻化出另一个人的外观,浓厚的科幻语言,在幻想的天国里,去寻找和拆解一个又一个人的信念,滴笔画墨,充满了科幻的幻想与语言。

鸡毛与云朵

天瓦蓝云雪白

总让我看着失神

总让我失神看着

看着看着

就看到小时候

那个

因母亲缺奶

家境又难的孩子

从城里送到农村姥爷家

一个小不点

在院子里

吹着鸡毛玩

吹着吹着

一阵秋风袭来

鸡毛飞的好远好高

飘着飘着

就飘成天空的云朵

小孩

長成今天的我

总想写轻云一样的诗

总想诗像云一样的轻

吹鸡毛的小孩

看云朵的我

鸡毛,五彩斑斓;云朵,彳亍飘漫。白与色彩的渴望,构成了诗人五彩斑斓的魂胆。回忆母亲的从前,吸吮母汁和渴望未来的时日里,似诗似梦的年代,白云一般的理想与思念,亦梦亦幻。又是童年的诗歌一样风采,缥缈云烟。

诗歌评论之二

姚世英点评季风(日本)的诗

几首游记诗以清新的视角,抒写了一个旅日华人的行旅所见所思,文字行云流水,内心情感舒张自如。如《富士眺望》,把富士山拟作情人恰到好处;感受也写得特别真切:每次来彼此对视含情脉脉,见不到彼此愁云遮幕;那种说不出的感受也许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眺望你一如眺望自己

见不到你时

我把心藏起来

你也会有我忧愁的样子

等乌云过去露出好日子

无法用语言说出眺望你时感觉的样子

像极了讲不清我的生命状态是啥样子

《浜名湖的日出》诗如作画,画面清晰动感,将清晨一种似梦似真的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

《雨过京都城》,通过烟雨的线索将诗歌场景串联,造成穿越时空国界的效果,如:

迈进京都就踏入了唐城

走在京都的烟雨

就步入唐诗里

京都的烟雨

烟雨中的京都

在冬雨里开放盛夏的花伞

躲不开热情

……

一条河流开满莲花

日本对唐代文化的推崇,让我们感受宗教与文化的力量可以超越历史,不同国度的人以不同方式礼拜庙宇,让诗人有四海皆兄弟的感受,“说不出滋味”真实写出一个旅日华人内心特殊的感受。

古刹庙宇

大写着汉体

先我千年在此耸立

让人朝拜

以不同方式同样传承唐语

今日拜会当是兄弟相見

心说不出滋味

是泪水是雨水

诗人内心交杂着异国风情与故国乡愁,使得这首诗读来曲调伤感、意境迷离。

《東京的裙性》抓住裙子意象,把东京魅惑的一面写得淋漓尽致。

《鬼怒川行》借鬼川抒胸中的块垒。

这些游记多是诗人对游历刹时生发的感悟,在其间融注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人生经验,读来诗意盎然,发人思考。

另外,诗人的哲理诗也写得灵巧隽永,如《在海上》通过海上的白天黑夜、海与船、梦与远方的对照,道出一个人的学识阅历才是最“大”的哲理。

《路》用一系列的意象隐喻种种人生之路——陷阱、错结、攀缘、扭曲:

无数个井

把地球收入网中

诱惑的远方

结满忧郁的十字

横立是墙壁

竖起成天梯

各式各样的弯曲

始终围绕道的主题

但没有人能超脱死生,结尾“侥幸钻空子找到出口\可惜从未有漏网之鱼”暗示我们再这怎么钻营,什么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倒不如像仓央嘉措那样洒脱,看淡一切。

《过河》在语言技巧上,通过“河”的语义的巧妙转换,造成诗意的跳跃与睿智的闪光。幸福的河、忧愁的河、伤痕之河、周身纵横的河,写的其实是人生的顺境逆境;人生既是在渡河,也被河过,最终淹没在河中;因此人活一生重要的是渡河与自救。

畅游一条河同时被一条河流过快乐奔腾幸福是一条河钟情于河就顺水而去河是水路运载毕生苦难拉不直曲折忧愁是一条河每过一条河都会挨上一刀伤痕是每一条河活就是要渡河直到被周身纵横的河淹没

季风的哲理诗,用形象寄寓哲理,语言简洁、张力、富有节奏,隽永耐读。

附:季风(日本)的诗

◎富士眺望

每次眺望你都是不同的样子,

每次眺望你的我也是不同的样子

像极了

上次看你的我与我现在看你的样子

孤寂的静守一方水土

你的头颅

时而裸露于清空

时而被云雾遮住

像极了我的头脑

一会儿清醒

一会儿糊涂

我们在同一个水镜中相会

我们头顶着头

我们只在彼此照见时水镜才照见我们

眺望你一如眺望自己

见不到你时

我把心藏起来

你也会有我忧愁的样子

等乌云过去露出好日子

无法用语言说出眺望你时感觉的样子

像极了讲不清我的生命状态是啥样子

下次何时来见你

下次能否见到你

下次是否有下次

◎浜名湖的日出

从梦境醒来,正

从窗前窥视我

这时,不抬头

就可以直视,你

在湖面上

跳起来跳了起来

一艘船驶过

横断你水中的影

横断我湖中的心

转眼

就升到高空

我再不能平视你

我得仰着头

我仰着头

也不能看

你刺眼的光

我躲着射来的箭

多想,像

刚才那样,看

那艘远去了的船

如消失的梦

◎雨过京都城

你到过京都吗

你到过烟雨中的京都吗

和黎明一同出发

乘新干线穿越时已微雨

迈进京都就踏入了唐城

走在京都的烟雨

就步入唐诗里

京都的烟雨

烟雨中的京都

在冬雨里开放盛夏的花伞

躲不开热情

你的伞下有我

我的伞下有你

寺庙前的小巷

一条河流开满莲花

雨天

该是京都银亮的窗帘

像着装歌舞妓的姿容

带了面沙的京都

喜中又忧

含蓄不明的欢愁

古刹庙宇

大写着汉体

先我千年在此耸立

让人朝拜

以不同方式同样传承唐语

今日拜会当是兄弟相見

心说不出滋味

是泪水是雨水

迷濛我神伤的眼睛

我到过了京都

到过了泪雨连绵的京都

见过故国祖辈的真迹

说不清那微妙的感情

◎東京的裙性

在大街在小巷

地铁里电車上

红的緑的花的裙子

摆布都市的走向

裙短裙長

腿白腿黄

裸露的青春

勾着欲望

一闪一愰

欲现又隐

有将什么包藏

男人的那点幻想

争比斗艳

遍地孔雀开屏

不怕朝三暮四

怨何水性杨花

脚前脚后

感性理性交错

本性突围道德的框架

遮掩的谜语

猜入谷底深渊

无法探测

生性自我之善恶

天冷天热

雨里雪里

不可阻挡

東京爱恋裙子

诱人於神秘的风光

◎鬼怒川行

山飘逸云端

川涧

翻滚鬼

不信看

掉进你的逝水

投影现形

那石头奇怪

怒相的小人

人间被鬼洗劫

鬼入鬼中无鬼

所有的不快

和愤慨

都来奔泻而去

涤荡尘埃

生活水平如镜

光照明洁

川从云山里流来

忧心溜出鬼

穿过怒川

鬼就被带走

真的瞧

怒川咆哮

清静的世界

◎飞龙

在日本三重

太平洋的波浪

把湾岸扑打成翅膀的形状

就是被称之为鸟羽的地方

让伊勢海湾更享盛名的是

千年祈福于岸的伊勢神宫

于海喂养此岸的伊勢龙虾

而游人的海潮涌向二見町参观

巨浪的白齿咬不碎

两块黝黑的礁石

称为夫妻岩

涛声昼夜不息的喧嚣

相濡以沫它们的感动

多想让它们走到岸上成为敬仰的人

它们走不出脚下的海

多少人想成为这样让人敬仰的石头

他们越不过眼前的海

唯有飞鸟栖落在它们的肩头

恰如我此时此刻飞翔的思想

称之为龙的伊勢龙虾困在海中

称之为鸟羽的海岛

躺在飞不起来的海角

我穿行在这海与岸交接的曲径上

称今日写下的文字为飞龙的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